遠眺而去,視野盡頭依稀是港口,一艘艘進港的船只乘風破浪,順著風有吆喝聲和汽笛聲斷斷續續傳來。
秋渭水感嘆道:“雖然看過好些次了,可是這銀灘每次看都會感覺很美。”
葉長安說道:“今天更美,因為它有霧氣的滋潤,所以你看,有時候困難出現在你的眼前讓你迷茫,但你挺過去了就知道,它讓你更成熟了、讓你的生活更美好了。”
秋渭水沖他撒嬌:“我的生活已經很美好了,不用更美好,你和王老師都在我身邊,那我心滿意足,我不需要別的了。”
葉長安哈哈笑:“說些孩子話,你不需要別的?不需要孩子嗎?不需要一個粉凋玉琢的小丫頭和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娃子嗎?”
秋渭水落落大方的說:“啊,還真是,那我太幸福了,生活已經很美好了,結果還有在美好之路上進步的空間。”
葉長安說道:“對,你正走在美好生活的路上,你得往前走,以前是爺爺陪著你走,現在是王老師陪著你走,以后還有孩子陪著你走……”
她終歸不傻還很聰慧,慢慢的便回過味來了:“爺爺,你怎么了?”
王憶笑道:“爺爺在感慨,你看這里有老人在晨練、有夫妻在散步也有孩子在玩耍,老中小三代齊全了。”
葉長安點點頭,他換了話題問:“王老師,你來點評一下,咱們這個銀灘如果要發展,該怎么發展?”
王憶說道:“首先是做基本的保護,起碼先把這個樣貌給維護好。”
“然后得設計出一個浴場來,后面進行一些建設,比如要建起游客服務中心、男女淋浴房、洗浴用品出租點、海鮮餐廳——這些建設工作都比較簡單。”
“如果可以的話,跟這里農田的主人進行友好協商,有償征用他們的農田,改建成海濱公園,增加銀灘的游覽性……”
他把日后國內海濱城市搞旅游業的一些點說出來,聽的葉長安便贊嘆不已。
這是審美和發展上的時代差異,四個年代的差異!
葉長安不懂未來旅游業發展趨勢,但懂人。
王憶的表現讓他非常滿意。
特別是王憶還給銀灘的旅游發展定下了個方針策略:觀海景、游海水、品海鮮、買海貨。
另外王憶的人文情結也讓他很欣賞:“建設景觀、發展經濟容易,而得民心、得人民擁戴卻難。”
“相比起來,征用這些農田才是最難的,不能損壞農民同志的利益,不能傷害農民同志對黨和組織的擁護積極性,同時還不能浪費國家財產和資源——很難啊,爺爺,這考驗你們智慧的時候到了。”
十里銀灘這地方屬于主島的郊區地段,后面便有小村莊。
葉長安直接領著兩人去了最近的一座小海草房。
此時房子上的煙囪在炊煙鳥鳥,一名老太太在煙火熏黑的柴火灶旁做飯。
屋子收拾的挺干凈,里面家具也挺簡單,鐵皮水壺、凋花的老家具、掛在墻上的領袖半身像和掛歷,另外就是碗快了。
葉長安說是上門來討碗水喝,老太太很熱情的招待他們,給他們倒了熱水,還夸贊了秋渭水:“這丫頭真靚呢,就跟是掛歷里頭走出來的一樣。”
王憶覺得掛歷里頭的都是一般貨色。
秋渭水向她道謝,葉長安跟老太太聊了起來,從領袖同志切入話題并切入的很成功。
老太太提起領袖同志很激動,那敬仰之情、信服之情,瞬間溢于言表。
葉長安主導話題,從領袖同志切入后轉向了新中國的建設、轉向了福海的發展,然后說‘聽了個小道消息’,把‘縣里想發展經濟讓老百姓富裕起來所以要選定一些景點進行開發其中就有銀灘’的話題拋出來。
他說到了需要將農田改為公園來招待來自祖國各地甚至全球各國游客的事,問老太太有什么看法。
老太太很明事理,說:“我支持國家的建設工作啊,咱們銀灘是好地方,以后要招待亞非拉的無產階級同志們來參觀?那太好了,就該讓他們來看看咱們新中國!”
王憶聽著老太太的話有些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