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中午,王憶一直吃野菜。
清新的滋味開啟了他的春天。
為了符合他的東北生活的人設,他還吃了野菜蘸大醬——大醬和蘸醬菜占據著東北飲食中的總統山地位。
他第二天下午本來想去找王祥慶看篾匠手藝來著,結果卻被別的事給纏住了。
昨天幾臺機器一起被帶來了,有海水澹化設備也有罐頭生產線,生產隊今天要組織著安裝這些機器。
王向紅想讓他上午就去安裝。
不過上午王憶這邊接到縣委送過來的一封信,是葉長安關于發展福海地區旅游業的一些安排,他忙活著執行安排。
福海搞旅游業是認真的,這畢竟是一個影響廣泛的大產業。
改革開放讓中國打開了國門,不僅僅是經濟上與外國有了溝通,更重要的是讓一些有志者在意識和思維上與外國進行接觸。
葉長安便是這樣的人。
他仔細研究了發達國家的旅游業現今概況,覺得這個產業大有可為,于是便鄭重對待了。
縣里其他領導也同意這條發展路子,不說別的,把旅游業作為‘三產’,給福海地區的經濟市場提供一些活力總歸是好的。
葉長安這邊是這么想的。
縣里創建旅游公司,并聽從國內專家和從業者的建議來規劃全縣的旅游資源。
與此同時還要從外地接納一些單位的員工來游玩,直接把旅游項目給上馬。
現在上馬旅游項目不是為了賺錢,是出于‘實踐出真知’的想法、是為了執行鄧公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思想。
葉長安在信里告訴王憶:
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任何理論都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
如果他們只是自顧自的悶頭搞環境改造、旅游項目建設,那這是閉門造車,一切都是理論。
縣里要請外地一些兄弟單位的員工來游玩,從實踐中尋找問題、改進問題。
首先響應了福海提議的是滬都一家冶煉廠。
冶煉廠的領導跟縣里二號領導齊敏有密切關系,正好單位又有意組織工人們進行1983年春游活動。
于是根據旅游公司和冶煉廠黨委的磋商,他們將于本月月底來做客。
葉長安要王憶參與這個旅游路線和項目的規劃。
王憶覺得這事不難。
他上午偷摸的回了一趟23年代,在網上找旅行社接待游客的攻略和文桉,照抄之后根據時代做了一些改變,準備帶回83年來用。
查閱這些信息簡單,他琢磨了一下后又查了查1983年福海地區旅游業發展情況。
相關新聞很少,畢竟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憶后來還是找到了一份關于翁州市各縣城發展旅游業的編年史,從中找到了福海地區八十年代發展旅游業的概況。
兩個時空的信息有所差異。
在23年代的時空中,福海地區更早的開始了旅游業發展,當然也沒有早很久,就是在去年冬天搞起了旅游業。
而在王憶的83年代時空中,福海去年冬天忙活的是其他事,旅游業發展的不疾不徐。
不過也有一些信息是一樣的,比如第一家來福海進行團體旅游的單位都是滬都第二冶煉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