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蚊子大,熬過了冬天,現在來叫春了。”
社員們互相說著冷笑話,三艘船一起開動。
發動機破開海浪發出轟鳴聲,帶起三道水花迅疾奔馳向大海。
石紅心看到這一幕頗為豪邁,說道:“你們生產隊——不對,是咱們生產隊現在這生產力真厲害,全是機動船呀?”
王憶說道:“大船里還有一艘半機動的風帆船,其他的大船要么已經櫓改機了,要么正在準備櫓改機。”
“不過小船里頭還有很多會保持著搖櫓作業的模式,沒必要都改成機動船,花錢多,造價高,消耗大。”
現在他們生產隊的柴油用量一個勁的飆升。
也就是他們有徐進步這層關系,換成其他村莊生產隊是買不到這么多柴油的。
雖然改革開放了,可柴油、汽油和煤油這三大油依然是限量、憑票供應。
東海的風深受溫帶季風型大陸氣候影響,立春后常刮西南風。
只要西南風吹起來,那無論是初春還是深秋,都滿含暖意。
從天涯島往東南方向行駛,一路逆風而行,開出去得兩個鐘頭才抵達這片野漁場。
王憶感嘆道:“你們石家的祖先也是很能吃苦耐勞呀,咱們機動船開了兩個鐘頭,你說以前搖櫓的話,這又是逆風又是逆流的,得多長時間才能過來?”
石紅心說道:“六個半鐘頭,從我們石頭島來算的話是六個半鐘頭。”
王祥海在航海圖上做標記,他皺眉說道:“這個地方我有點印象,以前來過,前面是不是有個小島,叫爬叉島?”
石紅心說道:“是的,海叔你是老海狼了,咱福海肯定都被你游遍了。”
王祥海受到吹捧大為驕傲,又故作謙虛的擺手說:“哪有哪有?我對咱們福海了解的還遠遠不夠呢。”
話是這么說,但他忍不住的炫了起來:
“這邊的海域不太受歡迎,平日里沒什么人來,因為這里最多的是爬蝦。”
“爬叉島本來就是叫爬蝦島,那島嶼四周的爬蝦尤其多,后來慢慢的傳成了爬叉島……”
他從古代傳說講到海域漁業情況,盡顯了自己的博學:
“……以前我來過這地方兩三次,但是每次都是捕撈不到什么魚,倒是爬蝦真不少,也是神了,這地方爬蝦怎么那么多?”
王東峰說道:“爬蝦多是好事,咱隊里不是要辦理個養雞場嗎?多捕撈點爬蝦去喂雞鴨嘛。”
王憶說道:“等等,爬蝦是好東西啊,干嘛去喂雞鴨?現在不光是吃開凌梭的季節,也是吃爬蝦的季節吧?”
爬蝦是皮皮蝦的俗名,另外還有個俗名叫蝦虎,外島人隨便叫,把它叫什么的都有。
不過叫爬蝦的比較多,這東西在海里游泳的時候身體兩邊的小短腿便一個勁的刨水,跟在海里爬一樣。
清明前后是吃爬蝦的好季節,這時候爬蝦很肥而且帶籽,吃起來很香。
但外島人不太喜歡。
吃起來太費勁了。
爬蝦身軀一圈都是刺,不小心便被扎破手。
要說它的肉好吃,也未必有多好吃,是鮮嫩一些,可除非是大爬蝦,普通的中小號爬蝦身上肉不多,漁家人每年會嘗幾次鮮,然后就不要它們了。
去年王憶吃過爬蝦,他感覺吃的不過癮,這地方既然盛產爬蝦那就抓唄!
吃不了的他往23年送,皮皮蝦在23年賣的比尋常海魚還要貴呢,清明爬蝦貴過蟹這句話說的便是這回事。
石紅心說:“是吃爬蝦的季節,待會咱們下底撩網,肯定少不得撈到爬蝦,王老師你愛吃的話,咱們弄點大的給他。”
王東峰跟石紅心說過,王憶有個奇怪的愛好,不愛吃豬肉特別是肥豬肉,他愛吃海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