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憶晚上吃了榆錢蝦皮醬包子,第二天則跟學生們一起吃榆錢飯,吃的很開心。
社員們都知道他愛吃這些野菜,反而不愛吃豬肉雞肉,這樣有人便在春天收拾了獨門野菜給他吃。
黃小花是這方面的行家里手。
她家里條件困難,以往春天家里必然斷糧,所以她得想方設法的給家里人填肚子。
野菜家家戶戶都愛吃,都會去山上找,她還要忙工忙家里活,挖野菜的時間沒有其他人家那么寬綽,這樣她就弄一點沒人要的野菜。
比如嫩柳葉。
后面天氣漸暖一些,黃小花便給王憶送來了一些嫩柳葉。
柳葉用熱水焯過之后,拌上生醬小蔥能夠當菜吃,滋味很清新。
這東西不會特別好吃,但確實很有春季新鮮菜的風味,配上饅頭來吃,那種時令的新鮮感很不錯。
柳樹葉子能吃,楊樹葉子也能吃。
當然,跟柳樹葉子一樣,能吃的楊樹葉子必須得是春天的嬌嫩食材。
另一個楊樹葉子發苦,不像柳樹嫩葉般清新,所以采摘下來的楊樹嫩葉得放在陶罐子里頭用水浸泡。
楊樹葉子這東西自然沒有什么口感可言,黃小花送給王憶吃,只是讓他吃個新奇而已。
王憶吃的點頭,說:“苦味不太重了,不過有點酸味。”
黃小花笑道:“是,水泡之后發酸了,這東西也沒有營養,哪怕在以前窮苦年份也是實在沒飯吃了,我家這樣的條件才會去吃。”
王憶說道:“我覺得還行,拌成涼菜做個下飯菜還不錯。”
黃小花搖搖頭,她給王憶放下半袋子面,說:“這是柿子面,能做甜饃。這個好吃,王老師你后面還是吃這個吧。”
王憶向她道謝。
后面他這邊要搞養殖中心,就把黃小花的對象王東順給調集過來。
他讓王東順給周大圓打下手,然后開始琢磨著圍繞紅樹島建起人工養殖場。
先養對蝦!
與此同時山上也要圈出一片山頭開始養雞。
兩件事都是王憶在牽頭負責,他是社隊企業的總經理,養殖上的生意同樣歸屬于社隊企業所有。
養雞的事比較簡單。
他們自己養了白羽雞的公雞和母雞,去年入冬便孵化了一批小雞。
冬天小雞生長緩慢,但到了現在也長成半大雞了,所以可以進行圈養。
王憶買來一批養殖護欄網,全低碳鋼絲質地,采用焊接再浸塑工藝,輕便好用還結實,就是價格貴一點。
不過對他的身家來說,貴一點是問題嗎?
不是問題!
島上一塊山頭被護欄網給圍了起來,雞鴨全給驅趕進去。
另外社員們家里也各自養了幾只雞,不能斷了海養雞的根!
山上是護欄網,海里則是掛上了養殖網箱。
網箱里是對蝦蝦苗。
本來王憶琢磨著從23年帶南美白對蝦的蝦苗過來,但外島早就有養對蝦的了,而且現在養殖對蝦都是去捕撈親蝦然后進行繁衍。
外島擁有斑節對蝦資源,這種對蝦滋味比南美對蝦更好吃,價格也更貴——當然這說的是21世紀。
王向紅得知王憶開始養殖對蝦了,特意幫他聯系了一家對蝦養殖場,讓他和周大圓去參觀學習。
參觀學習是這年代的主流進步手段。
王憶也覺得參觀學習是必要的,他已經研究了一些資料,但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他得去向實踐者學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