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個是想看看能不能買點蝦苗,要是能在藍水公社買到蝦苗,他們就不用自己捕撈親蝦進行繁殖了。
要知道,一旦需要捕撈親蝦進行繁殖,那對蝦養殖工作就得拖延至少一個季度。
4月10號禮拜天,王憶休息,便領著周大圓去了藍水公社。
藍水公社在縣里最西邊,隔著主島比較遠,所以跟主島的交會也比較少。
但他們在改革開放后發展的很好,因為以前他們這里很窮。
正所謂窮則思變,他們在1980年實行了對單船合算,沖破了‘隊為基礎、三級核算’的束縛,改變了吃大鍋飯的核算機制,有效的解放了勞動生產力。
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單位有了生產自主權、分配自主權和勞動力組合自主權,有了生產積極性、節約成本積極性,導致經濟效益有所提升。
隨后在前年也就是1981年,他們以公社政府為主體,搞起了社隊企業,并提出了自愿加入、服從安排,聽從指揮、共創輝煌十六字方針。
正所謂集中力量能辦大事。
他們的社隊企業成立后的當年就辦起了蝦塘、養殖了親蝦,去年完成繁衍養上了對蝦,并且取得了佳績。
王憶乘船趕到藍水公社,發現這公社的情況跟天涯島整體有點像。
幾座主要的居民島嶼上處處是老舊海草房,但社員們精神昂揚、歡聲笑語,工作積極性很高。
蝦塘位于一個叫做掛面島的島嶼處。
這島嶼挺有意思,它整體走向是南北方向,很長,然后有好幾座纖細修長的石頭島并行,這樣石頭島之間有海域空隙,便把兩端填起來做成了蝦塘。
王憶看過掛面島的地理形勢后明白了,難怪藍水公社能在貧困的條件下建起蝦塘,原來是他們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他的參觀學習之旅是王向紅跟藍水公社領導申請來的,這邊已經知道時間,所以提前在蝦塘外等候他們。
王向紅很有面子,藍水公社安排了他們社隊企業的負責人周民棟來接待王憶。
王憶停船上島與周民棟握手,連連稱‘久仰久仰、榮幸之至。’
周民棟是個能干事實的干部,他坦然說道:“王老師你可別客氣了,你能來我們這里是給我們面子了,我們對您的位臨深表歡迎呀,因為我們要向您學習呢。”
王憶啞然失笑:“我這次來是向著你們學習的,怎么又改成你們向我們學習了?”
周民棟說道:“因為王老師你率領著你們天涯公司干的很好,一年時間發展出那么多成熟的產業,將你們王家生產隊由落后單位一步提升為了小康村和先進隊集體,這當然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公社的領導去你們隊里參觀來著,回來后對你們的社隊企業是贊不絕口,你們太厲害了,今年都要給家家戶戶的社員蓋起小樓來了,說實話,這讓人難以置信呀!”
這番話說的實在。
王憶要不是有23年代的資源,哪怕他是穿越者也無法帶領生產隊取得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以他就笑道:“那我們互相學習吧。”
周民棟帶著兩位骨干來接的王憶,其中一人叫葉亞秋,他跟王憶握手笑道:“互相學習,但主要還是我們向王老師您學習。”
另一個干部叫王世全,說:“王老師有文化有能力,今天少不得要麻煩你給我們的社隊企業和生產制度進行一些點撥呀。”
王憶便擺手:“客氣了、客氣了。”
結果人家沒客氣……
他這次來,人家藍水公社很歡迎,因為真有一些問題需要他解決。
當然首先要進行的還是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