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很麻煩。
這工作整體來說是這么個步驟。
先清理養殖池,清池后兩三天要進水施肥,這叫培養基礎餌料。
怎么處理呢?一般是往海水里投入氮肥、磷肥和有機肥。
有機肥有雞糞和人糞之類,但要注意消殺滅菌滅寄生蟲,還要曬干。
培養了基礎餌料后可以投入蝦苗,投放了蝦苗再投放飼料,投放了飼料還要注意管理水質。
同時每天要捕撈樣蝦觀察有沒有感染蝦病,這方面周民棟給王憶準備了一本《養蝦技術大全》,是農業出版社在今年剛出版的一本技術指導書。
王憶關注蝦苗的情況,他們需要采購蝦苗。
還好,掛面島的蝦塘有籽蝦養殖池。
對蝦的籽蝦培養不容易,它從抱卵階段到幼蝦要歷經多個階段:無節幼體、溞狀幼體、糠蝦幼體、仔蝦等等。
王憶提出購買蝦苗的設想,周民棟豪爽的說:“這沒有問題,老葉,你負責給王老師他們單位選擇仔蝦。”
葉亞秋說道:“放心,我一定選擇肢體健全、蝦體清潔、無雜物附著的好仔蝦,腹肢不夠長、尾扇不夠大、活力不夠強的蝦苗,絕不會交給王老師!”
王憶感激不已,雙手抱拳連連作揖。
掛面島這邊對他們真是沒的說,很講義氣,還把養蝦的一些注意事項說給他們聽:
“放苗養殖有講究,這個跟天氣有很大關系,氣溫較高、大雨后不宜放養,最好是天晴日暖時,在上午七八點或傍晚放苗較為適宜。”
王憶對周大圓說:“都趕緊記下來,這全是千金不換的經驗呀。”
周民棟客氣的笑道:“這也是我從人家那里學來的,并非是我們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
“不過我們自己也有一些經驗。”葉亞秋說道,“比如說吧,在放養的蝦苗進蝦塘的同時,要取出100尾蝦苗,放入池中的網箱內飼養幾天。”
“這是干什么呢?是要計算成活率,這樣可以作為推斷池中蝦苗成活率的一個參考,如果蝦苗損失較大,要進行補苗。”
王世全說道:“這真是我們的血淚經驗了,本來去年我們可以收獲更好的,養殖池第一次使用,因為里面的細菌少、環境好,一般養殖效果也好。”
“但我們蝦苗折損較為厲害,導致最終培養出的成蝦產量銳減,效益也是銳減!”
周大圓問道:“蝦病呢?你們養殖過程中,有沒有遇到蝦病?”
王世全說道:“難免的,養魚養蝦,這么大的規模,難免有病體,只要及時清除清理就行了。”
“不過有時候發現不及時,它們感染傳染病會泛濫,這樣就得治療了。”
“感染病方面最常見的是黑鰓病和黑殼病……”
他們手里有照片,都是去年遇到蝦傳染病后拍下的,然后郵寄給了專家來尋求治療幫助。
黑鰓病最常見,這個病的初期蝦鰓會呈桔黃色和鮮褐色,以后鰓逐漸變暗,最后變為黑色,可以用制霉菌素治療。
黑殼病的特征是蝦殼上有黑色潰瘍,導致蝦殼被破壞,然后造成蝦的死亡。
葉亞秋說這個可以用1的土霉素和氯霉混合到飼料中投喂,治療效果很好。
王世全補充說:“對了,你們得注意一個異常脫殼問題啊,對蝦在夜間大量脫殼,但有些脫殼不成功會死,然后很快就污染了水質。”
“所以你們在對蝦脫殼期間得留有夜間值班,及時捕撈漂浮起來的死蝦和脫下來的蝦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