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熟路的人帶就是不一樣,唐悠他們走了幾個小時就到了冀州邊界,眾人踏進去時,想著終于不用害怕性命隨時會出現危險了,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此時已是半夜,又到了安全的地帶,跑了一天加一個半夜的眾人沒在往前走,找了個隱蔽的地方隨便吃點東西,安排人守夜后倒頭就睡。
清晨當一縷陽光照射在大地上,唐悠他們就醒了,這次和以往不一樣,村民們興致高昂,吃好早飯,個個臉上帶著輕松的笑容,就急匆匆上路了。
唐茂進與弟弟唐茂森一路寒暄,彼此知道了對方這些年的情況后,也沒再多聊留著力氣趕路。
看著廣闊沒有血跡、尸體的道路,村民們臉上的笑容加深,覺得今后的生活肯定不差,懷揣著這種美好的想法,他們看到了一個村子,那村子圍著高高的柵欄,村口也被封住了,還有一個村民守著。
村長讓兒子李奎上去打聽消息
被委以重任的李奎嚴肅的走上去,笑道“這位兄弟,敢問這里是什么地方”
“你們是逃難來的。”村民不是疑問而是肯定的叭叭叭道“縣令下過命令,你們這些逃難的要去府城報道登記,不去就全都按流民處置。”
李奎沒想到這個村民這么給力,一下就把他想要問的東西說了出來。
李奎不知道的是,端王為了增加人口擴大地盤帶動經濟,下了不少命令其中一條就是給逃難的人指路的人,按逃難人頭獎勵,最后把錢發放到村子,所以這個村民才會這么熱情。
“請問,這里離府城有多遠”李奎臉上的笑容更加真誠。
“從我們這里走不遠,只要走半個多月就到了。”村民一副有問必答的樣子,一點刁難都沒有。
“謝謝,這位兄弟。”李奎還有點不確定的問了一句“這路上不會碰到打仗吧”“不會、不會。”
村民擺手一臉自豪“端王他人厲害,之前這里也被其他王爺的兵打進來過,可全都被他打出去了,而且還在附近設了一個不小的軍區呢。”
李奎笑“我們也是聽聞端王的厲害,所以才不遠千里逃過來,現在我這心終于能放下了。”
看著一身破破爛爛瘦的跟竹竿一樣腳上都是傷的李奎,村民眼里帶著唏噓“幸好端王厲害,不然我們也得像你們一樣逃離自已的家鄉。”
李奎苦笑一聲“多謝兄弟告知,我還要趕路,就走了。”
“不客氣,順口的事。”村民哈哈一笑。
這么多人他們村肯定又能領到不少錢
眾人聽到李奎帶回來的消息,臉上的笑容就沒停過,腳也不覺得疼了,一個勁地悶頭趕路。
越走人越多,而那些百姓看到唐悠他們這些逃難的人好像見慣了,只顧走自已的路,看都不多看他們兩眼。
到鎮上后,唐悠他們毫不意外的被攔了下來,守門的官兵“身份證明交出來。”
村長連忙拿出官文
官兵仔細的看了看,然后登記上冊,一邊寫一邊例行問道“你們可有身有功名的讀書人”
“要是有,城門費減半。”
還要城門費
村長一張臉皺巴巴的,他們村倒是有人讀過書可沒一個有功名“官兵大人”
“我是秀才。”一道清冷的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