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儀式分為兩場,一是給石碾子小學的困難生捐款捐物,二是給石碾子村的孤寡老人捐贈過節用品,許婉秋一直都被蒙在鼓里,還不知道張弛他們自行增加了敬老的捐贈環節,張弛這次無疑又走到別人前頭去了。
沈嘉偉全程負責拍攝,途中把新聞詞都想好了。
張弛代表燒肉人生給村里的十多個孤寡老人每家送上了一份糧油。
捐贈儀式搞完,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他們又跟著學校的孩子們一起搞了個聯歡活動,本來活動想在晚上進行的,可校長認為最好還是白天,畢竟這些孩子不能因為活動熬到晚上,雖然他們對這些大學生的熱情和善心表示欣賞,可心里也都明白只是一種形式,沒必要讓孩子們陪著熬夜。
這次他們過來還有一個重要的的內容就是憶苦思甜,要說現在石碾子村家家戶戶的條件都不錯,苦是真沒有多苦,村支書帶著他們去當年知青下鄉插隊的地方參觀了一下,又請這些大學生吃了頓憶苦思甜飯,村支書也是明白人,一看就知道這幫孩子是來撈政治資本的。
弄點棒子面窩頭,山芋干稀飯給他們嘗嘗,其實現在村里老百姓都不吃這些了,嫌棄粗糧拉嗓子眼,還是大米白面吃著舒服。
可這群大學生卻吃得有滋有味,沈嘉偉一口氣吃了四個棒子面大窩頭,連連稱贊味道好極了,真不是客套,完全是發自內心的贊美,跟他抱有同樣觀點的大學生很多。
村支書知道這些大學生就是嘗個新鮮,如果把他們扔在這山村里面連吃一周的憶苦思甜飯,保管他們一個個哭喊著要回城里去。
應大學生的要求,當晚安排他們就在知青插隊生活過的宿舍住宿,男生一間,女生一間,房間不小,因為天寒地凍的,每個房間里給配備了一個電熱汀。
本來羅士奇還意氣風發地建議不開電熱汀,要體驗原汁原味的知青生活,可進入房間內發現冷風嗖嗖地從門縫、窗戶縫里鉆進來,馬上就把電熱汀給開到了最大,一邊搓手一邊跺腳道:“奇怪啊,這里距離市內也就是六七十公里怎么氣溫低了那么多?”
沈嘉偉從背包里找出羽絨內膽,填到羽絨服內部,也跟羅士奇一樣跺著腳道:“山里風涼,現在才知道暖氣有多好。”
柳正源很快加入了跺腳的行列:“我就說搞這個活動沒啥意義,人家石碾子村好像一點都不窮,這下好嘛,給人家送溫暖,把咱們自己給送冰窟窿里面來了。”
沈嘉偉笑道:“可咱們畢竟給那些小學生帶來了歡樂,還有那些孤寡老人,他們收到禮物也非常開心,我覺得很有意義。”
羅士奇蹲在電熱汀旁邊貪婪地享受著溫暖:“晚上都不知道應該怎么熬過去,實在是太冷了,這憶苦思甜的損招是誰想出來的?”
柳正源道:“肯定是張弛。”
沈嘉偉道:“你們可冤枉他了,這是校學生會的意思。”
羅士奇道:“張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