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正在說著案情,外面鄭峰快步進來,他身后跟了個瘦瘦小小的中年男人,正瑟縮地看著眾人。
鄭峰來到幾人面前,一一見禮,然后才到“大人,此人便是宛平花晝社的社長,也是縣中有名的花燈大師,王成。”
王成看起來四十幾許的年紀,膽子也不大,不過卻并沒有嚇得說不出話來,往來答對倒是很是流暢。
姜令窈問了他幾句花晝社的情形,然后才道“來到路上,鄭大人應該已經同你說清因由,你需協助查案。”
王成忙不迭點頭,道“是,大人,小的知道。”
他從懷中取出一份名錄,交給鄭峰,道“這是我們花晝社近二十年的燈匠名錄,大人請過目。”
鄭峰把名錄呈上,段南軻正巧坐在趙喆和姜令窈之間,他便接過名錄,攤放在桌上,直接翻開來看。
花晝社的名錄同縣衙里的人口名錄不同,它上面除了姓名,家住何處便只有擅長手藝和成就。
除此之外,還要每個人做得最好的花燈繪形,一看便是用來販售宣傳所用。
段南軻翻了幾頁,看了看姜令窈,見她搖頭,這便看向王成。
他緩緩開口“王成,此案涉及多條人命,還望你仔細回答,切勿隱瞞不報。”
王成一聽這話,腿都有些軟了,他道“大人,大人小人一定如實相告。”
段南軻道“宛平縣中有多少花匠”
王成答“共有八十七名。”
段南軻又問“這其中可有誰年齡在四十上下,膝下有一女,大約十三歲左右,并且”
他垂眸看了一眼那名錄,繼續道“并且他擅長桌燈、琉璃燈和走馬燈,走馬燈以人物為主。”
段南軻問第一句時,王成顯然有些迷茫,但段南軻根據名錄補充之后,王成便立即有了成算。
他略一思索,道“大人,宛平的所有燈匠我都認識,若是按您的說法,年齡在四十上下且膝下有女,此番并不少見,但擅長琉璃燈者卻不多,整個宛平一共只有二十人許。”
“這其中符合大人要求的,大約只有十人,不過我只知年紀,對于他們膝下是否有女兒并不知情。”
王成倒很是誠懇,能把范圍縮小到十人,已經是意外之喜。
姜令窈也看了一眼那名錄,她忽然心中一動,手放在桌下,輕輕拽了一下段南軻的衣袖。
段南軻眸色微閃,他偏過頭去,聆聽湊在耳畔的輕柔嗓音。
“大人,可否把燈拿給王成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