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蒸的米飯,燉的豆腐白菜,吃了一段日子土豆地瓜,豆腐白菜吃著比肉都香。
飯后,女人們跟著張戶媳婦做野菜團子。
下午大家在野地里找到了黃花菜,灼蘿還買了一扇肉,切了一塊攪了點肉餡摻在黃花菜里,玉米面和成面團,和包包子一樣的做法。
做成野菜團子,一來攜帶方便,容易儲存,二來這東西有滋味,比干巴巴的大餅子窩窩好吃。
她們做野菜團子的時候,灼蘿跑到一邊另支起了鍋,做了點炒面,用油把面粉炒起來,放點糖,花生碎,要說放點芝麻會更香,但她沒買,只好簡單點做。
炒面是灼蘿小時候跟她外婆學的,那時候每次暑假她去外婆家,外婆都給她做一鍋,餓得時候就挖兩勺,沖水喝。
等炒完了面,灼蘿放在一個小罐子里,要是孩子們半路餓了,就拿出來用熱水泡一下,又方便又能填飽肚子。
灼蘿這一天一點沒閑著,忙忙碌碌一天,累的倒頭就睡。
大家知道她太累了,沒人打擾,連說話的聲音都自覺壓低。
眾人又一商量,現在不比以前,有了這么多糧食,萬一被人盯上。
世道不好,到處都是流民。
就怕碰到那些快餓死的流民,沒錢沒糧,看到糧食就不要命的來搶。
大家這么一合計,從當日開始,男人們輪番守夜,預防災民搶糧。
同時也和里正達成共識。
第二天一早起來,灼蘿就燒了一鍋開水,沖了炒面,裝進水囊里。
她沒沖那么干,稀著流的,中途餓了就喝兩口。
昨晚上于婆子幾人還做了幾鍋麥麩面餅,麥麩面加工的粗糙,吃著都有點喇嗓子。
但鄉下人已經吃慣了,他們覺得這東西抗餓。
分給每人兩個,灼蘿勉為其難收下了八個,她是挺為難的,關鍵是怎么也吃不進去,她試過,剛咽到嗓子眼,就下不去了,卡那了。
但盛情難卻,她不能不收。
“行,我路上餓了吃。”灼蘿揣好了麥麩面餅,這么硬,要是遇到危險打起架來說不準還是個趁手的家伙事。
大家吃完了早飯,就準備動手,都在收拾行李。
有了糧食就不愁了,大家說說笑笑,打理行李都比平時有勁頭。
“吃了肉就是不一樣,我現在渾身都有勁,就是老虎都能打死一只。”張戶按著灼蘿說的,把帳篷收起來扔到馬車上,帳篷裝上馬車,把糧食捂得嚴嚴實實。
魯彪把被子疊起來往身上一背,笑道“昨晚的酒勁還沒過去啊還在這吹,要真來個老虎,還不得把你嚇尿了。”
灼蘿帶回來兩壇子酒,當晚就打開一壇喝個精光。
張戶“嘿嘿”兩聲,“你就不能讓我吹個牛啊”
“行行行,你吹,你要是吹不了,我幫你吹。”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