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科考出身的官員,實際上連大宋官場的一成都不到。
畢竟大宋堂堂“三冗”之名,千古著名,大家都有目共睹。
當官的人太多,往往一個官位能有十幾個人一起在玩,這都快把宋朝生生拖垮了,有沒有。
但是想當官,想當大官,在宋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這就又涉及到士大夫們又一潛規則了。
那就是“養望”
昔日王安石,在民間養望二十年,朝堂內外,所有的士大夫讀書人無不交口稱贊。
在名望達到頂峰時,王安石才愿意出山,一朝之間,就位列大宋一品宰相,執掌變法的諸般大事
雖然后面王安石變法的成果,幾乎一地雞毛,并充分完美展露出了大宋士大夫們內部“活潑好動”,“樂于助人”、“人心齊泰山移”的優良傳統作風,但這確實不失為一通天路徑。
可就想鈥耳說的一樣,王安石是誰啊,少爺你又是誰啊
人家全校第一的人,在家里自學,那叫提升自我,努力破開命運的瓶頸。你個全校倒數第一第二的,不想著老老實實的跟在學校后面走,也跟著人家第一名在家,那叫什么
那就叫做輟學
別到時候,學校直接就把你的學籍注銷了,然后直接就忘了還有你這號人了
正所謂話糙理不糙,小書童鈥耳這話是真的說到點子上了。
“其實少爺你現在去做官都有點晚了,可能有些好位子都被別人挑走了也說不定呢。”鈥耳巴拉巴拉嘴,似乎是對自己剛剛吞下肚的兩個饅頭有些意猶未盡。
“哈哈哈鈥耳你就放心好了。你的這些想法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怎么,少爺你早有準備了”
“我是說,官場上的好位置哪可能被我們給挑走我們就是去的再早,該沒有的,還是沒有啊。”
鈥耳“”
我大宋自有國情在此,連捐官、買官、賣官都是明碼標價了。
像那些肥差,肥官,怎么可能不暗中給扣下來,留給有準備的人
至于什么是準備
可惜林青這個肉身前前后后,科考了六七次,早就把父母逝世后的家產揮霍的一干二凈,是真的一點“準備”都沒有了。
“走,去禮部衙門。想想,我的任命書應該下來了。”林青左右揉了揉臉,大手一揮,就帶著嗷嗷直叫的鈥耳,直接接走出了這屋子。
不得不說,宋朝的汴京,那是真的熱鬧。
各種店鋪攤販,鱗次櫛比。
各種吆喝,車水馬龍,人流如織。
隱隱之間,竟然有了三四分后世繁華大都市的風情。
林青深深吸了一口氣,剎那一股人間紅塵煙火三千的味道就撲面而來。
不得不說,在失去了所有力量,重新淪為凡俗以后,林青的人性徹底壓死了分身之中的暗藏神性,整個人看著都像一個“人”了。
“天街踏進公卿骨,內庫燒進錦繡灰不過就是十幾年以后的事情啊惜哉惜哉何至于此啊”
“少爺,你又在說什么呢怎么嘀嘀咕咕的”
“哈哈哈哈,沒什么,只是一個新晉士大夫一次非常無聊的感慨而已”,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