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朱厚照也是神色越發的凝重起來,不算賬不知道,這一算賬,朱厚照才算是是一下明白過來。
想要整頓京營,京營上上下下密密麻麻的人情關系網是其一,還有就是這所要消耗的銀錢的數量,根本就不是朝廷所能夠負擔得起的。
要知道如今大明朝廷,每年的賦稅拋開糧食、絹帛等實物,也就只有那么百萬兩的現銀而已。
可是這點銀錢對于一個王朝的開支來講,已然是勉強支撐了,甚至朝堂上下,滿朝文武都生怕什么地方發生大的天災,因為朝廷真的沒有什么余錢,幾年風調雨順下來,或許戶部能夠積攢那么點家底,可是隨便一次大的災情下來,可能就會直接將幾年攢下來的家底給直接清空。
想要整頓京營,單單是算一算,差不多就要動用差不多一年的賦稅,而且還未必足夠,別說是憲宗皇帝、孝宗皇帝打退堂鼓了,便是朱厚照這會兒也有些后悔了。
想到自己腦袋一熱,竟然將這么大的一個難題交給了李桓,朱厚照心中就是萬分的后悔。
提督京營整頓京營,這權柄大是大了,關鍵這會兒想一想,根本就是個坑啊。
這么重的擔子,李桓根本就扛不動啊。
朱輔輕咳一聲道“陛下,可是擔心李桓不好下臺”
朱厚照抬頭看了朱輔一眼道“還是成國公知朕所憂。”
朱輔含笑道“陛下,老臣有一策,可讓李桓輕松過關,不至于被百官看了笑話。”
朱厚照聞言登時眼睛一亮道“老國公快快講來,若是果真如此的話,朕便是親自給令嬡指婚也是無妨。”
朱輔心中一喜,壓下內心的波瀾道“陛下,您是下旨讓李桓提督京營,另整頓京營,既然如此,那就將十二團營整頓為三大營。如此也算是有一個交代。”
朱厚照眉頭一挑,關于京營的變更,朱厚照身為一國之帝王,自然清楚。
太祖朱元璋之時,朱元璋設立了五軍營,四十八衛,共計二十余萬人,分作五軍,起到一軍有變,四軍足制的作用。
這個時候的京營所指的便是五軍營,不過到了永樂皇帝,朱棣又將京營由原來四十八衛的基礎上增編為七十二衛,增設了神機營、三千營,這一時期京營便是指神機、三千、五軍這三大營。
此后數十年,三大營便是京營。
然而這一狀況到了英宗時期卻是發生了變化,英宗皇帝受王振蠱惑,親率三大營以及勛貴之精銳盡出,經土木堡一役,京營以及勛貴精華損失殆盡。
而兵部尚書于謙在這種情況下,于諸營之中盡選馬步精銳十萬,組建了十團營,而未入選的原京營老弱則仍歸本營,稱之為老營。至此京營制度為之一變。
十團營取代了三大營,成為了京營的主力,京營也就成了十團營的代指。可以說這一時期,兵權盡在文官集團之手,執掌兵部的于謙也就掌控了十團營,可謂是權柄赫赫。
然而等到英宗皇帝奪門之變重登帝位,英宗皇帝便一改景泰之制,裁撤十團營,復歸永樂舊制,復設神機、三千、五軍三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