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天,兩年一度的亞洲運動員大賽亞賽拉開帷幕。
今年亞賽定在我國首都舉辦,擁有主場優勢的我國運動員發揮出色,頻頻摘金奪銀。
水上項目的比賽場館內,正在舉行女子十米板跳水半決賽,目前已經比到了最后一跳。
全場廣播報出接下來要登場的運動員名字郁筱。
一片唏噓。
“呦呵,郁筱還沒被淘汰呢”
“堂堂跳水夢之隊的第一種子選手,竟然連續兩場失誤。初賽第九,復賽第十,咱們國家跳水隊的臉都被她丟盡了。”
“國家跳水女隊沒人了嗎什么臭魚爛蝦都能上。”
此刻登上跳臺的女孩才十四歲,瓷白的臉如娃娃般精致。
櫻色的唇緊抿,一臉淡漠清冷,全然沒把底下的奚落聽進耳中。宛如束之高閣,遠離塵囂的公主。
可公主的肩膀、側腰、手腕、小腿,貼滿肌肉膠布。
深色膠布盤踞在她細滑瑩白的雪肌之上,宛若藝術瑰寶丑陋的裂痕。
郁筱深呼一口氣,丟下吸水毛巾。
十米臺大賽通常有五個動作,前三個動作所有人大差不離,等于同一緯度比各位運動員的基本功和完成度。
后面兩個為自選動作,想要沖擊高名次的選手,通常會提高單個動作的難度系數,借以擴大優勢。
郁筱的基礎動作沒有失誤,排名暫列第一,超過第二名十分之多。前兩場比賽,她都是在最后一個自選動作出現嚴重失誤。
賽前,教練團要求她降低自選動作的難度,從35壓到32,先挺進決賽再說。
難度系數32的動作有很多,郁筱選了向后翻騰兩周半轉體一周半。
向后跳比向前跳難,由于看不到后方,跳起時容易磕到懸空的跳板。
對運動員來說,磕磕碰碰摔一身傷是小事,平常訓練他們經常頭破血流。但磕到跳板算重大失誤,直接影響單個動作得分。
郁筱選擇這個動作,是因為她初次參加青少年大賽,就用它當壓軸動作。到現在已經練了整整三年,早已經形成肌肉記憶。
郁筱來到跳臺末端,依舊是一副無喜無悲的淡漠表情,轉過身背對泳池。
她展開雙臂,如雛鳥張開雙翼,即將擁抱天空。
現場轉播鏡頭立刻切近景,給了郁筱一個特寫。
并不懂跳水比賽、純粹來體育頻道看個熱鬧的觀眾,瞬間被女孩素凈姣好的臉,還有勻稱美妙的手臂肌肉線條吸引了。
憑她的甜美相貌,隨便參加個養成類節目。肯定分分鐘血洗全網,人均她的親媽粉。
耳邊響起代表開始的哨聲。
郁筱熟練踮腳,屈腿。幸好,沒有碰到板。
身體后仰的瞬間,她腦中警鈴大作。
糟糕,起跳早了零點零幾秒。
雖然只有零點幾秒,卻直接導致滯空時間不足。滯空時間不足,就等于提前掉入水里。
郁筱已經預見結果,咬咬牙,盡可能快的完成前半部分轉體動作,弓起身體抱住酸疼的膝蓋,腳尖繃直。翻完足夠的圈數,先以完成動作為主。
手指進入水面時,她身體才堪堪打開,無法游刃有余的調整入水角度。
腰和腿傳來被水面重重拍擊的痛楚,耳邊響起巨大的水花聲。
郁筱整個人沉入水底深處,思緒放空幾秒,才憋著氣游到泳池岸邊。
纖瘦細白的手扶住岸邊欄桿,卻沒有爬上去的力氣。
她露出頭,仰起臉看向打分大屏幕,木然的等待審判。
國際賽事通常有五到七位裁判,計算分數時,會去掉1或者2個最高最低分,保留三個有效分數。
有效分數總和乘以難度系數,即為單個動作分。
郁筱得到的三個有效分為75,80,75,最后一跳僅僅只有7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