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山終究是沈大山,僅過了短短的一個小時多點的時間,第四節去教室上課的時候,他已是有說有笑,好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似的。
也難怪,同學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老外”。
這個名字的來由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與沈大山教外語有關;另一個原因是與他飄忽不定的性格分不開的。
“紙條風波”看似就這樣平息了。可以,事情卻遠沒有這么簡單。人言可畏,謠言更可畏。
沒幾天,這件事就在校園里傳得滿城風雨。個別人還添枝加葉地把這件事進行了“藝術加工”。有些傳言居然說:徐雨婷和岳洋在宿舍里偷著約會,被沈大山抓了個正著。
面對無休止的謠言,徐雨婷和岳洋心理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岳洋找到徐雨婷,說:“要不,把紙條的內容公之于眾吧。那樣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聽了岳洋的話,徐雨婷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她眨了一下眼睛,淡淡地說:“這個時候,咱們說出紙條的內容,你以為那些造謠的人會相信嗎?說不定還會編出更多的故事來。別管他,咱們身正不怕影子斜。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岳洋仔細想了一下,徐雨婷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于是點了點頭,同意了徐雨婷的建議。
后來,這件事最終還是讓岳一博知道了。他是從一個也是學生家長的同事那里聽到的。那天上午,剛好有一臺手術,是岳一博主刀,
聽到這件事后,他急忙把手術交給另外一個醫生。對他來說,兒子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岳一博駕車來到學校,當他急匆匆地走進項雪菲的辦公室時,發現徐雨婷的爸爸徐東國正好也在。
想不到兩個老同學是在這樣的情景中見面了。兩人以往見面都是開不完的玩笑,這一次卻是例外,兩人緊緊握住對方的手,許久沒有說話。最后,還是岳一博先開了口:“孩子們出了這種事,咱們這做家長的慚愧啊。”
徐東國連聲說:“是啊,是啊。”
兩個人如臨大敵的樣子,讓項雪菲感到可笑又可愛。項雪菲讓兩人先坐下,然后笑呵呵地說:“其實事情并不是你們想的那么嚴重,你們多慮了。”說完,她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講了一遍。
聽完后,兩個人仍然憂慮重重。項雪菲就再次苦口婆心地給兩個人解釋了一番。直到她拍著胸脯,向他們保證岳洋和徐雨婷之間絕對不會有啥事時,兩個人才半信半疑地離開了學校。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件事終于風平浪靜了。可是,對于八年級二班的每一個同學來說,心里都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向沈老師告密的那個人到底是誰呢?
當然,對秦小松來說,還有另外一個問號,那就是:紙條上寫的究竟是什么內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