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的畫面最后,飛馳的卡車直沖向一只體型龐大的狂獸,連的曳引彈在陰暗的天空下,劃出密集的光線,直擊卡車上密封的油箱。
爆炸的火光帶著震耳的轟響,在高昂的樂聲中結束。
“我們是,戰地之王!”
收尾畫面是游戲中銀光的主力成員身著作戰服聚合在一起的畫面,其中有人帶著頭盔,也有人沒戴。
隨著畫面的最終靜止,樂聲也停息。
畫面的右下角,銀翼翅膀標志和銀光樹形標志再次出現。
三分鐘的視頻,前一分半是在介紹這個團隊內部的成員以及團隊,后面一分半,全都是游戲中火爆場面的剪輯。
配樂由方召制作完成,在結構編排上沿襲了他一貫大氣磅礴的曲風,這是他最擅長的手法,就算嘗試新的元素風格,也沒有放棄這一點。為了更好地配合畫面以及畫面自帶的音響,相比起前作,方召在創作時降低了配樂的旋律性,卻保持著強節奏。這是一次新的嘗試,符合維恩所說的更直接有力的爆,但也帶著些許學院派精雕細琢的痕跡。
不習慣電子音色與音效的人,會覺得吵鬧厭煩,但對于新世紀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噪音的人們而言,卻能夠從中體會到屬于這個時代的噪音美學,沉浸在被樂聲帶動的情緒跌宕中無法自拔。
而視頻后面的一分半鐘,密集的槍戰、肉搏、轟炸等等火爆的戰爭場面,那些子彈迸、鮮血飛濺的鏡頭,由于都是游戲中的真實拍攝,沒有后期修飾合成,極具真實感和感染力,結合聲效,給觀眾的感官沖擊極強。
沒有賣慘賣情懷,沒有過多去強調電競選手在游戲的背后有多努力有多苦,裝得太過就是矯情了。
這段視頻,不是其他俱樂部一貫喜歡的那種勵志風,而是塑造出來一群身手不凡、訓練有素、勇猛、強悍的“人式”的英雄!
這,也是銀翼最快打入這片市場的方式!
而展示給公眾的效果,也附和銀翼的預期。
網絡上。
“我的媽!銀光的這些人是要上天這是電競選手嗎這是救世主吧”
“略拽。”
“我以為我在看大片!”
“突然感覺在銀翼玩游戲好爽!”
齊安市中心廣場。
盯著大屏幕的一名穿著職業服提著公文包的中年人,從屏幕上收回視線,看了看周圍,叫住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年輕人。
“打擾一下,我想問問,剛才放的那段預告片,是銀翼出的哪部新年大片什么時候上映”
“啊”被問的那年輕人愣了愣,回過神,明白對方指的是什么之后,笑道,“剛才放的不是電影的預告,是一個游戲團隊的宣傳片。”
“你的意思是,剛才里面的那些人,其實是電子競技選手……在玩游戲”那中年人一臉的不信。
“呃,是這樣沒錯,剛才看到那個樹形標志了嗎那就是銀翼的游戲部和虛擬部聯合組建的游戲團隊標志。”
“……現在游戲宣傳比大片預告還精彩。”中年人嘆息,他不玩游戲,但喜歡看電影,不過,看剛才那個宣傳片,他對這支團隊起了點興趣。
與這位中年人一樣情況的還有不少人,銀光團隊的第一個宣傳片,除了吸引游戲迷的目光之外,還引來不少游戲圈外的人士關注。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