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軍區。
也有一群人聚在一起觀看了《創世紀》,十一篇都挨個看了遍。
延洲篇剛看完的時候,其中一人指著屏幕問另一人。
“你當時選擇演‘方召’的就是這個人”
“對,就這個演員,我當時還投了他一票!現在看來,我的選擇沒錯。”
“確實,演得挺好,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了,他那身氣質格外與人不同。”
明星太多,看花眼,或者臉盲認不出人的,也許記不住“方召”這張臉,但卻記得那身氣質,下次見到的時候,明明認不出臉,卻能一下子就對應到角色本身。
很多明星化妝之后根本對不上人,本來就不深刻的印象,更淡了。但方召給他們的印象很深,還有一點是他們更偏向方召的原因,方召是白暨星軍區出來的,查一查當年的新聞就能知道。
“這演員曾經也是一名戰士,是真打過恐怖分子的。”
“難怪了。打斗場面就能感受到那種殺氣,其他演員雖然也能演出一些,但那種殺氣沒他真實。”真上過戰場的軍人,對這種很敏感。
“其他演員也不錯,比以前那些所謂的戰爭片好多了。拍得挺好!這劇讓大家看看,不是以前那些胡扯的劇,也沒夸張的表演,尤其是打戲方面,這個我們應該更有代入感。”
多個一鏡到底的打戲,冷酷、利落,毫不花哨。
這部劇里面沒有那么多花哨的打戲東西,劇組的演員們在培訓的時候學的,也與他們以前拍的劇時候不同,
以前劇中的打戲是耍酷,是為了好看,現在則是往真實上靠攏。
出于藝術需要,方召在拍攝的時候,其實也適量增添了一些表演痕跡,不多不少,恰到好處,鏡頭前也更自然。這是為了拍攝效果,是申蔚和羅曼指導之后,方召對應作出的改變。
當然,其他人并不知道方召的這種為了拍攝效果而刻意改變的表演,在圈內的老前輩們看來,方召對角色的理解、臺詞功底、動作技巧,等等方面都很讓大家滿意,這讓百人團當初給他投票的人安心了。
安心之余又有些得意,那么多好評說明了什么
說明咱們眼力好啊!
看,我們從一眾實力派大牌演員中,就挑中了那個沒名氣卻最適合的!
底氣足了,在接受采訪或者寫評論的時候,自然就往好里夸方召。夸方召就等于夸他們自己!順道再打一打之前反駁、質疑的那幫人的臉面。自己眼力就是比他們好!也讓影視藝術院校的學生們都看清楚了,誰才是慧眼識英才的人!
這時候,他們多少能理解羅曼的心理了。
這種心情,確實挺爽的。
延北市干休所。
方老太爺擦了擦眼淚,眼圈通紅。也不知道是被劇中的那份沉重感染,還是因為劇里面的重孫。
兩集看完之后,老太爺也一直盯著屏幕,視線沒有焦點,不知道在想什么,一直沉默。
坐在旁邊的老太太也紅著眼睛,嘆道:“那個時代,能活下來真不容易……小召也演得好,網上說這種一鏡到底的打戲都得拍很多遍才成功,演員非常辛苦,很可能會受傷。而延洲篇小召這種鏡頭比其他人都多,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能演到這種效果,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