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顧錦年沒有理會他,有怨氣就好,他沒必要跟一個小孩子斗來斗去,丟人現眼。
“夫子,可否詳細解說一下儒道七境”
顧錦年出聲,望著劉夫子。
后者也不希望事情鬧起來,看到顧錦年給臺階,當下出聲。
“錦年。”
“儒道七境,分別是讀書凝氣,明意養氣,知圣立言,品行立德,著書傳道,立身天地,成圣得道。”
“故此也劃分凝氣童生,養氣舉人,立言進士,立德儒師,傳道大儒,天地半圣,得道圣人。”
劉夫子開口,為顧錦年講述七個境界。
這些顧錦年都知道,他好奇的是,其中的威能。
“夫子,聽聞仙道境界實力越高,掌控的天地之力就越強,翻江倒海,斗轉星移,那儒道呢”
“能否一篇詩詞鎮壓百萬雄師”
顧錦年提出自己的疑問。
“仙道的確如此,他們餐霞飲氣,修行自我,但卻不能沾惹紅塵因果,有利有弊。”
“儒道體系并非用來殺敵,你方才所說的一篇詩詞殺敵百萬,這根本不可能。”
“不過儒道受天地加持,心有一口浩然氣,無懼天地一切妖魔。”
“換句話來說,我輩讀書人,若是境界越高,體內的浩然正氣將會越強。”
“就好比老夫,雖僅僅只是立言境,可方圓百丈之內,妖魔見我如真陽,老夫一言之下,四境之下所有妖魔如遭雷擊。”
“而且我輩讀書人,擁有天地氣運加持,誰若是對我等不利,會遭到氣運反噬,無論是個人還是王朝,屠戮讀書人,將會被天地厭棄,氣運斷絕。”
“這就是儒道。”
“故此,儒者可直言。”
劉夫子出聲,這般說道,將儒道的利弊道出。
而顧錦年徹底明悟了。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儒道,修煉浩然正氣,而浩然正氣與天地的氣運掛鉤,殺讀書人,會遭來天地的報復。
同時儒道先天克制妖魔,其他的就沒了。
只是很快,顧錦年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如果不可殺讀書人的話,當年太祖還有當今圣上可沒少殺讀書人啊。
有些疑惑,但顧錦年不敢直問,要是這樣問肯定要被斥。
故此,顧錦年換了個方式詢問。
“如此一來,讀書人豈不是天下無敵”
顧錦年假意詢問道。
只是隨著此話一說,劉夫子卻搖了搖頭道。
“那里有什么無敵的存在。”
“儒者自清,需秉持內心,倘若同流合污,將會自毀前程。”
“再者,儒位高境者,可壓制下境,也談不上什么無敵。”
“而且,方才所言只是一個比喻,倘若你僅僅只是立言境,卻去招惹不該招惹的人,王朝氣運之下,如洪流宣泄,個人力量還是不足。”
劉夫子出聲,特意提醒了一番。
大致意思就是,成了讀書人,也要守規矩,雖然有天地氣運加持,可真跟王朝對拼,還是死路一條。
王朝氣運是什么概念個人氣運又是什么概念除非你是圣人。
這句話算是解惑了顧錦年心中疑惑。
“劉夫子,儒道不能殺敵,那念詩作詞,會不會有光芒環繞啊”
“什么文曲星九動之類的”
顧錦年繼續問道。
此言一出,劉夫子搖了搖頭道。
“錦年,若是沒什么事,的確不要去看一些民間野作。”
“想要做到一篇詩詞,引來天地異象,至少需要大儒才能做到,其次這篇詩詞要應景應事,還要極佳,不可多得。”
劉夫子出聲,略顯得有些委婉。
也就在此時,突兀之間,鐘聲響起了。
是書齋的文鐘。
敲響文鐘,就意味著早課結束。
“行了。”
“都去歇息,一個時辰后,午課就要開始。”
劉夫子開口,當下眾人齊齊起身,朝著劉夫子一拜。
只不過,當劉夫子準備離開時,顧錦年的聲音不由響起。
“夫子。”
“還有一個事。”
聲音響起,劉夫子都有些郁悶了。
你有完沒完啊。
有病是吧
怎么一天到晚那么多問題
不僅僅是劉夫子,其余人也有些好奇了,不知道顧錦年到底吃錯什么藥,怎么問東問西的。
可想到為人師也,因解其惑,劉夫子只能忍住心中郁悶,看向顧錦年。
“夫子,您作業還沒有布置。”
顧錦年開口,滿臉認真道。
剎那間,滿堂安靜。
新的一周,求推薦票,求打賞,求月票
有能力的讀者,懇求打賞啊打賞能進新書榜哭惹
新人新書不易,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