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先生嗎”
王江好奇出聲。
“也不是文景先生。”
“誰獻策就是誰。”
胡庸淡淡出聲,陛下他不敢多言,蘇文景他也不想牽扯。
既然民間說獻策的人是顧錦年,那就當做是顧錦年。
事情是誰做的無所謂,重點是能帶來什么影響,這才是關鍵。
聽到胡庸如此開口,兩人也點了點頭,沒有去糾結到底是誰的主意。
“尚書大人,您的意思是說,陛下要拿這批商人開刀了”
徐來回到主題,如此詢問道。
“不出意外的話。”
“應是如此。”
胡庸點了點頭,而后將茶杯放下繼續開口。
“要毀一個人,先讓他瘋狂。”
“江寧郡郡守再蠢,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此亂來,否則朝廷秋后算賬,他頭上的官帽也該落下來了。”
“江寧郡的一舉一動,都是朝廷的意思,顧錦年所獻之策,老夫大致也猜出來了。”
“任商漲價,米價破天,激起民怨,而后鐵騎踏過,人頭落地,開倉放糧,平息百姓之怒。”
胡庸淡淡出聲,將自己的猜測全部說出來。
剎那間,兩人沉默。
關于永盛大帝殺商之事,其實他們心里也有點數,就是沒想到陛下會用這種方案。
至于這獻策,大家都明白,肯定是陛下做的一場戲罷了。
讓顧錦年出面,蘇文景唱配角,最終朝廷執行。
倘若真惹來麻煩,所有矛頭都會指向顧錦年,可顧錦年是誰一個毛頭小子罷了。
朝廷為什么會相信顧錦年之言無非就是顧錦年寫出千古文章,以致于誤判。
朝廷背一定的責任,顧錦年背大鍋。
但那又如何
你敢動顧錦年嗎
顧錦年背后是誰是國公府,是鎮國公,是顧老爺子,這些世家閥門不怕死嗎
撐到死顧家就算倒臺,也能狠狠咬斷這幫人的脖子。
那么最終受益者是誰
是皇帝。
世家閥門為什么敢跟皇帝對著干,是因為面對皇帝時,他們是一體的。
但為什么不會跟鎮國公對著干,是因為面對鎮國公時,他們不是一體的。
這里面又涉及到諸多權力之說。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一點。
皇帝要對江寧郡商人動刀子了。
而且很有可能,要牽扯出更多的事情,江寧郡的商人算什么
世家閥門才是關鍵。
徐來兩人細細思索,越想越覺得恐怖。
在他們看來,江寧郡很有可能會引來更大的麻煩,陛下要對商人出刀,那么就不會這么簡簡單單。
很有可能要將一些大的世家閥門一同斬了。
這是一個訊號。
不能說一定如此。
但可能性很大。
否則的話,災禍期間,不壓制商人漲價,還放縱商人漲價是什么意思
“行了。”
“無論如何,我等靜觀其變吧。”
“其他的就不說了。”
此時,胡庸站起身來,他舒展腰肢,沒有繼續說下去了。
該說的已經說完了。
剩下的,他們二人自己體悟就好。
胡庸走出后堂。
兩人彼此相視一眼。
這種事情,常人難以猜測到,胡庸知曉此事,其實完全沒必要告訴他們二人。
如今說出來,又是另一重意思了。
只不過兩人沒有說話,而是起身離開,但各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