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眾人齊齊開口,但永盛大帝卻沒有說話,眾人只能維持拜禮。
看得出來,永盛大帝很生氣。
“呵。”
“厲害。”
“當真是厲害。”
“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人猜到匈奴國此番和親,是為竊取國運而來。”
“爾等當真是一群飯桶。”
“如此大的事情,差一點釀出大禍,若不是朕提前洞察,大夏王朝的國運就要被匈奴國竊走了。”
“爾等死不足惜啊。”
永盛大帝徹底發飆,在顧錦年面前,他其實還好,可看到這群人后,是忍不住發飆。
差一點。
差一點自己這個皇帝就要身敗名裂了,國運被竊取,而且還是被匈奴國竊取。
這是何等的大事
天下人都要笑話自己。
先是被占據十二城,國運丟失一部分,領土也沒了。
現在一個和親,又失去國運,往后只要出現任何天災,那就是自己的問題。
自己這個皇帝沒有當好。
說是身敗名裂也絕對不足為過。
這如何不讓永盛大帝暴怒
這一刻,滿朝文武都不敢說話了,一個個低著頭,沉默不語。
尤其是禮部。
更是死一般的寂靜。
“來人。”
此時,永盛大帝開口,目光冰冷。
“將禮部左侍郎,右侍郎,送去懸燈司。”
“禮部所有涉嫌和親之事者,全部送往懸燈司徹查。”
“暫革職禮部尚書楊開,待事情徹查結束后,若無問題,再議處置。”
“同,朕即日起,設立東廠,負責監督文武百官,可調遣懸燈司,鎮府司,大理寺,皇權特許,首領太監擁有先斬后奏之權。”
“設魏閑,劉言,為東廠正副首領。”
“魏閑主內,劉言主外,大夏境內,各府各郡全力配合東廠行事,膽敢阻礙東廠辦事,一律處斬。”
永盛大帝開口。
這一番話說完,滿朝文武頓時驚愕一片。
禮部大洗牌,這個他們可以接受,畢竟出了這么大的事情,說句難聽的,就算跟禮部沒有關系,可還是要帶一些責任。
畢竟和親的事情,就是禮部負責,不嚴懲一番的話,說不過去。
可動到了尚書這個級別,就有些夸張了,禮部尚書之一,這可是天官啊,基本上大夏每一件事情,都有他的影子在里面。
楊開被革職,雖然只是暫時的,可這種暫時更加恐怖,下面有這么多人等著這個位置。
真要皇帝不開心了,換一個就換一個,你又能如何
可一旦禮部尚書楊開被革職,那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因為這件事情受牽連了,大大小小無數勢力都要倒臺,就是這么夸張。
只是這一切也都能忍,楊開在朝廷里還算是人緣不錯,只要陛下不是鐵了心要換走他,等風頭一過,大家說點好話。
順便再讓太子出面,也就差不多了。
然而,設立東廠的事情,這就很離譜了。
監督百官。
這不就是一把懸在他們頭頂的刀吧
而且讓一群太監宦官來監督他們說實話他們的一舉一動,豈不是全部要暴露出來,想要搜集他們的證據,其實根本不難,找人時時刻刻盯著就行。
如此一來,大家的小命全拿捏在陛下手中了。
皇權集中,這很夸張,他們沒有諫言之權,或者是真得罪了陛下,忤逆了陛下,是不是說以后要被秋后算賬
再說句不好聽的話,永盛大帝還是理智一點,可換下一個皇帝不理智咋辦
誰招惹他,他就讓東廠去查,查完之后多多少少有點問題吧
一但有問題,卡察一刀腦袋下來,還不會有人幫你說話,因為你做錯在先,死了活該。
大夏王朝有御史已經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