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話,設立一個百歲之后才能凝氣,那儒道也直接沒了。
在一個合理范圍內,天地認可,那么就會成為天下儒者衡量標準,已經達到境界的,無需重新修煉,但沒有達到境界的,必須要根據顧錦年的設立來走。
換句話來說,這玲瓏圣尺擁有極大的作用,削人才氣都是小意思,定義儒道境界,才是真正的大頭。
是孔家畏懼之物。
當然顧錦年也感應的到,只有一次機會,自己只能定義一次,每個境界定義一次,如若被天地不認可,那么也會喪失資格。
自己現在是儒道第二境,可以定義儒道第一境。
但是顧錦年不急,如此大的事情,自己必須要細細去琢磨,不能受到任何影響。
畢竟若是因為一時之怒,或者一時之喜,就隨意定義儒道之境,那對世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即便是定義成功了,天地也會有一個考核時間,若是這段時間內,的確有所變化,而且是好的變化,那么將穩固。
如若這段時間內,變化是朝著差的方向,將會重新更改。
所以自己必須要好好想清楚,好好想明白,絕對不能草率。
這一趟的收獲,當真是大。
古樹蛻變。
孔圣印記。
玲瓏圣尺。
真是好東西啊。
不過顧錦年方才也聽到了眾人的言論,對于儒道九圣器產生了巨大的興趣。
他也算是明白,孔家為何能成為巨無霸的存在。
原本顧錦年以為,是依靠圣人庇護,借助圣人光輝,從而才能享受氣運加持,各國君王禮待三分。
沒想到居然還是因為這東西。
九圣器。
的的確確了不起啊,春秋筆,判一國氣運,古今冊,判君王功過,問天鏡,悟天地玄奧。
有這三樣東西,天下王朝的的確確要給孔家面子,否則執筆揮灑,削一國之氣運,等你死后,直接給你評一個暴君,可能在當世會引來一些爭議。
但千百年后,世人可就不知道你到底做了什么事,再加上史書從來都是勝利者和讀書人寫的東西。
千年之后,王朝變化,勝利者已經換了一批人,而讀書人完完全全可以摸黑你,這些千年世家想要抹黑一個皇帝還不簡單
皇帝又不是圣人,總有做錯的事情吧
把你做錯的事情,無限放大,再添油加醋,編寫離譜的故事在里面,如此一來,就是成了典故,而你也將永遠被釘死在恥辱柱上。
這是任何一個君王都害怕的事情。
“借助這三件圣物,孔家的的確確立于不敗之地啊。”
顧錦年心中感慨,家里出了個好祖宗,當真是一件好事,留下三件圣物,足夠后代享福千載啊。
可就在此時。
本以為一切都將結束時,突兀之間,一束金色光芒,自大夏皇宮激射而出。
“是天命。”
“這是天命。”
“大夏天命嗎”
人們驚呼,今日他們實實在在震撼了,陛下免罪之后,天地給予賞賜,既有浩然正氣加持,化作玲瓏圣尺,現在又獲得了天命加持
這還真是大豐收啊。
金色的天命,沒入顧錦年體內。
算上之前在大夏詩會獲得的天命,顧錦年體內已經有了三道天命了。
三道天命在體內運轉,顯得十分古怪。
天命的作用到底是什么,顧錦年還不清楚,目前只知道擁有天命,有天地庇護。
只要沒有犯下人神共憤之事,不可斬殺。
類似于今日的事情,大夏王朝若是斬了顧錦年,也會受到氣運反噬,但對于一個王朝來說,影響不會特別大。
畢竟顧錦年是大夏子民,天命也是緣由大夏王朝,影響會降低許多。
再者于國法不容,天地也會有些感應,不會反噬的太兇。
可這一切,都基于世人皆以為他顧錦年只有一道天命。
算上這一道,便是三道。
陛下應當是知情的,文景先生應該也知道。
故而,自己犯下的錯,罪不至死,這一點顧錦年明白。
可他今日的所作所為,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想要借此悟道。
可惜的是,或許是心中有底,并沒有達到那種生死之間的頓悟。
倘若當真有生死頓悟,或許自己的儒道,將會真正踏入第三境,知圣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