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還是要看京都百姓的消費能力和購買能力,所以波動會挺大的。
游玩城的話,估計跟消費中心差不多,但波動不會很大,景區分檔次,老百姓去的,和一些讀書人去的,外加上一些有錢人去的地方。
再把一些什么快速票,進景區不得私帶口糧限制一下,想不賺錢也難。
賺錢嘛,不寒磣,再者的的確確環保是第一,不然一個景區,到處都是垃圾,看起來也的確惡心人。
廟會商街就更簡單了,普通日子就是夜市,碰到一些節假日,或者有什么大喜事,再或者搞點什么活動,什么雙十一這種日子,收入源源不斷,一個月下來三萬兩黃金沒跑。
但賺錢邏輯和消費中心是一樣的,不過顧錦年不打算靠店鋪賺錢,而是請來各地有名的廚子,過來入股做生意,拿七成利潤走,但不收取租金,你干活賺三成,成本材料你自己出。
如此龐大的客流量,顧錦年不缺商鋪入駐。
別覺得夢想美好,現實殘酷。
顧錦年的想法,主打的就是資源整合以及新鮮,說白了就是頭一家,而且面面俱全,想買東西的進來買,想過來消費的,吃飯喝酒進來玩,想體驗一下不同的東西,澡堂桑拿房外加上精油推背,富商里面請。
那些千金小姐或者是一些貴婦,統統里面請,美容項目,綢緞錦衣,胭脂水粉,珠寶首飾,里面統統有,讓你三天三夜都不想離開。
年輕俊杰,才子佳人,那就去游玩區逛,山水如畫,美不勝收,再招一批想象力豐富的讀書人,開始各種寫詩寫文章吹捧,讓他們去外地打廣告。
一套組合拳下來,就不怕生意不好。
這就是顧錦年的整體計劃。
大夏不夜城。
整體下來,四個區域,按照常規計算,顧錦年不往大的地方算,一個月凈利潤應該是二十萬兩黃金。
而且,這里只是京都。
大夏王朝能跟京都媲美的府城,還有七處。
根據當地情況,當地消費水平,進行微調和擴張,可能比不過大夏京都,可差不到哪里去。
外加上其他郡府。
大夏王朝可是有七十二郡啊,拋開有一半的郡有點強行湊,而且局勢復雜等等因素。
有三十六郡,實打實是在大夏王朝的管控下,也就是說不出意外,這個大夏不夜城,可以搞出四十四處,扣除總會有幾個地方水土不服。
再減十四處,也就是說可以開三十個連鎖商業圈。
按照京都最高收入,二十萬兩黃金一個月,其他地方十萬兩黃金一個月來計算。
一個月的總收入,那就是三百一十萬兩黃金。
折合白銀,三千一百萬兩一個月的凈利潤。
年收入三萬萬又七千二百萬兩白銀。
大夏王朝,扣除官員俸祿,兵部軍餉支出,每年的結余其實也不過七千萬兩白銀左右浮動。
畢竟最大的支出,就是官員俸祿和兵部軍餉,其他都還好說。
這七千萬兩白銀,六部每年都在爭搶,工部要發展,刑部要抓人辦案,禮部要外交和修撰各種文獻,兵部要犒賞,總不可能下面人吃飽了,上面人沒得吃吧吏部逢年過節也要準備點東西發放。
戶部最慘,守著銀子被罵,有時候朝堂上氣不過了,私底下互相斗毆的事情不少,反正六部里面,最能打的不一定是兵部尚書,但最能挨揍的一定是戶部尚書。
而且國家還時常會發生一些天災,大夏王朝國庫目前的銀兩,這還是因為太祖當年勵精圖治,給后代人留下來的。
被建德花費了大部分,再加上新帝登基,也封賞了許多,所以還有結余。
不然的話,其實按照目前的王朝收入,已經無限接近赤字。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商業圈計劃搞完之后。
自己每年的盈利收入,是大夏王朝國庫結余的五倍之多啊。
咳。
顧錦年算著算著,自己都被茶水嗆了一口。
雖然這里面肯定有很多沒有算到的地方,可大差不差。
“如果以后能推廣免費教育后,再推出學區房外加上商業住宅,只怕收入還能更高一點吧。”
顧錦年擦了擦嘴角的茶水,心中莫名有些尷尬。
這銀子賺得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吧,不知道為什么,顧錦年腦海當中浮現自己老舅滿臉不屑的嘴臉。
還有那大手一揮,直接免稅的姿態,當真是桀驁不馴啊。
大夏商戶稅是三成,永盛大帝免了十年,也就是說這一免,免掉了三千多萬兩黃金的稅收,相當于大夏王朝十年的凈利潤結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