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削他大儒儒位,沒有任何錯誤。
他覺得自己性格直來直往,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看到什么不好直言不諱。
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這般做,秉持公道。
可說句不好聽的話,無非就是倚老賣老,如若仗義執言,秉持心中正義,顧錦年還敬他一二。
但在大夏書院之時,這個孫正楠不分是非黑白,見到自己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
而且還故意想要羞辱自己。
這是大儒該有的樣子嗎
等了三天有怒氣顧錦年出場后,也沒有不尊吧再加上自己與孔家的仇,天下人都知道,不是不給孫正楠面子,而是不給孔家人面子。
孫正楠與孔家一同前來,為了什么事情,孫正楠知道,只不過他表面上不說罷了。
說直白一點,如果顧錦年第一時間就去見了孫正楠等人,其結果無非就是孫正楠好言相勸兩句,倘若顧錦年就是不交出圣器,結果一定不會更變。
會認為顧錦年自私自利。
從而抨擊。
所以,這種人死了最好。
“顧錦年,你當真是畜生。”
下方讀書人怒吼,恨不得要殺了顧錦年。
“孫儒前來拜訪你,你置之不理,讓孫儒苦等三日,這就算了,就因為言語沖撞一二,你便削孫儒儒位,逼他自盡,你現在還在這里說這種話。”
“你當真不是人啊。”
對方氣急敗壞,指著顧錦年,手指都在顫抖。
不止是他,數萬讀書人都氣急敗壞了,本以為這么多人,顧錦年應當要畏懼一二,卻沒想到的是,顧錦年不但沒有半點畏懼,反而一如既往的囂張。
這讓他們如何不氣急敗壞。
“逼他自盡”
“本世子倒要問問,是怎么一個逼法”
“整件事情,爾等知曉來龍去脈嗎”
“到底發生了何事,爾等又知道嗎”
“說到底,爾等不過就是道聽途說,而后自認為是正義之舉,想要借助這次機會,抨擊本世子,將本世子踩在腳下,以滿足爾等內心的虛偽。”
“本世子說錯了嗎”
顧錦年望著眾人,冰冷發問。
什么都不知道,就來找自己麻煩,這三萬多人當中,有九成九都是盲目跟風。
什么伸冤。
什么公正
一件事情在沒有徹底了解之前,有什么資格發表言論
可以提出疑惑,這個沒有關系,但事情沒有完全了解,就妄自下定,如若說對了還好,倘若說錯了呢
會出來道歉嗎會明白自己的錯誤嗎
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一句,原來是這樣的啊。
要么就是,雖然這件事情我們誤會了,可你的的確確有錯,而且你完全可以告訴我們,向我們解釋清楚不就夠了
拋開事實不談,難道你顧錦年就沒有錯
典型的打拳行為。
“可笑,荒唐。”
“這是你自己認為的。”
“既然世子殿下如此不服氣,那就請世子殿下說清楚到底發生了何事。”
“可笑,不管到底發生了何事,孫儒已經死了,你必須要為他的死負責。”
“說的沒錯,管他顧錦年說什么,孫儒已經死了,就是他顧錦年逼死的,少在這里拿我等說事,現在所說是你的事情,不是我等的事情。”
“我等問心無愧,也只有你這種小人,才會覺得我等心懷不軌。”
聲音響起,京都再一次沸騰。
如顧錦年猜想的一般,這群人如同被戳穿心事一般,開始否認,而后將話題重新轉移到顧錦年身上。
這很正常,這里面九成九是跟風過來的,當然也有目的,就是想要搞臭自己,讓自己跌落泥潭之中,往后成為自己吹噓的資本。
而其余一部分人群,單純的就是故意引導這種風氣,他們帶有目的。
說直接點,就是想要害自己。
背后有人在支持他們,是誰就不清楚了,孔家肯定跑不掉,但也絕對不止孔家這么簡單。
聽著這些謾罵之聲。
一旁的統領都不禁皺眉,三萬多人齊齊辱罵,這場面可不是一般的熱鬧,即便是在辱罵顧錦年,不是辱罵自己,領軍統領都覺得很刺耳。
這要換作是自己,估計早就下場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