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特意上來,為顧錦年出這口氣。
“世子殿下,為天下讀書人重新定義儒道之境,此乃無上功德。”
“從今往后,無德之人,不可踏儒。”
“無論是對百姓而言,還是對江山社稷而言,世子殿下又立不朽之功。”
“請受老夫一拜。”
此時,楊開朝著顧錦年深深一拜。
這倒不是虛偽,而是發自內心一拜。
顧錦年沒有因為這些人的所作所為,而胡亂定義儒道境界,反而以德凝氣,完美符合君子之道。
光是這般的格局與心胸,便讓他不得不敬佩。
而且他也沒有亂說。
從即日開始,所有沒有凝氣的讀書人,都將要重新修行,他們需要養德。
有了德,才可凝氣。
這對江山社稷來說是一件好事。
往后一個人是好是壞,很容易評判而出,就好比大夏京都內,有些尋常百姓都凝聚了浩然正氣。
雖然不多,只是一道,可代表著這個人有德行,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擁有德行,便是君子,這種人必然會被周圍百姓敬重,凝聚聲望,成為榜樣。
而對于朝廷來說,選拔官員就可以直接通過浩然正氣評判,一個官員若沒有德行,那么也不堪重任。
可以節省很多是是非非。
“楊大人言重。”
“本世子也只是憑心而言。”
顧錦年沒有得意,也沒有沾沾自喜,圣尺入了他體內,其實也削了一小部分的才氣。
他也有一些事情并沒有做好,不過這問題不大,畢竟自己不是圣人,了解情況后,顧錦年也會進行更改。
逐漸朝著圣人學習,這才是儒道。
人無完人。
只不過,顧錦年的目光落在城下這幫人身上。
神色也在這一刻徹底冷下來了。
“圣尺在此。”
“本世子今日問爾等三言,不敢回答者,削其才氣,淪為廢人。”
“違心者,為無德之人,受圣尺戒罰。”
顧錦年出聲。
這件事情還沒有完。
他重新定義儒道第一境,不僅僅是因為時機成熟,更主要的是,他要借此機會,給予一定的反擊。
否則的話,讓這幫人鬧下去,白的也是黑的。
人言可畏,眾口鑠金,這個道理顧錦年明白。
故而,他今日就是要問個清楚。
轟。
隨著顧錦年話音落下,圣尺懸浮于城外,就立在這幫讀書人頭頂之上,綻放光芒。
倘若他們拒絕回答,直接削其才氣,如若誰敢違心,受圣尺戒罰。
這一刻,三萬多讀書人面面相覷,他們有些騎虎難下了。
本想著人多勢眾,足矣讓顧錦年忌憚,卻沒想到的是,關鍵時刻,顧錦年祭出圣尺,一下子讓局勢徹底改變。
圣尺代表著圣意,代表著天意。
無論他們怎么去說,怎么去爭,在天意面前,都不堪一擊。
“一問。”
“爾等是否因心生嫉妒,前來京都”
顧錦年開口。
問題十分尖銳。
他就是要當眾讓這幫人丟盡顏面,什么讀書人不讀書人,不用這般的手段,往后是不是發生點事,就可以隨意造謠
此言一出,一時之間,眾讀書人沉默不語,一個個臉色難看。
但也有人深吸一口氣,給予回答。
“并無嫉妒,只為正義,”
有聲音響起,但數量不多,零零散散,也就一二百。
“向前步行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