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他們還是有底線的,主要就是不爽和嫉妒,其他真沒。
可大部分是這樣,也有一部分人渾身發抖,臉色蒼白。
這群人不敢說話。
可圣尺已經在震動,隨時激活。
“不回答者,削其才氣,押送懸燈司。”
顧錦年冷漠開口。
終于,有人堅持不住了。
“請世子殿下恕罪,是我鬼迷心竅,是我不為人子啊,還請世子殿下恕罪。”
第一道聲音響起。
是最開始出列的十人之一,他跪在地上,懇請顧錦年恕罪。
隨著一人開口,很快一道道聲音響起。
數量還真不少,一眼望去有四五百人。
百姓們是看的真真切切,同時也是恨得咬牙切齒。
不怕人蠢,就怕人壞,這種人雖然數量不多,可就是帶節奏的人,若沒有他們,這件事情也不會鬧到這個程度。
至于這群讀書人,也有些驚訝了。
隨后他們也紛紛開罵,認為是這幫人帶頭,故意使壞,借他們的嫉妒之心。
更是有人要求顧錦年嚴懲這幫人。
圣尺沒有動靜,很顯然,這些人都招了。
“三問爾等,有無受孔家指使者”
顧錦年道出第三個問題。
此言一出。
瞬間眾人沉默了。
許多人都驚的不語。
顧錦年前面兩問還好,無非是要一個公道。
可
第三問,就耐人尋味了。
三萬多讀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部分的的確確沒有參與。
可的的確確,有一小部分人,準確點來說,是極少部分人,臉色不太好看。
“我沒有。”
“我也沒有。”
“我連孔家人都不認識,更不可能受其指使。”
一道道聲音響起。
但有極少部分的人,沒有回答。
數量不多,也就十來人。
“爾等為何不答”
顧錦年站在城門之上,望著他們,語氣冰冷。
“我等我等拒絕回答。”
“顧錦年,你要殺要刮隨你便,我等不服,不愿回答。”
“沒錯,我等就是不服,你借助圣器,打壓我等,問什么問題,我等都不回答。”
這些人開口。
很顯然,再得罪孔家和得罪顧錦年面前,他們毫不猶豫選擇了后者。
只不過,這樣的言論,已經讓不少人有所懷疑了。
說什么不回答
無非是心里有鬼。
得到這個答復。
顧錦年心里也有數了,而且他也猜到是這個結果,所以并沒有憤怒什么。
“來人,將這些人統統拿下,扣押懸燈司,逼問幕后之人。”
“至于這數百人,免罪。”
“爾等不服我,無有過錯,但聚眾鬧事,下不為例。”
顧錦年開口,這些不說話的,直接抓走,大刑伺候。
也算是殺雞儆猴。
至于這些的的確確就是不服自己之人,顧錦年沒有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