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太大,占地大約百頃,從京都內拿地,先不說銀子的問題,朝廷第一時間不會答應。
百頃就是萬畝啊。
而且一百頃不見得夠,以后可能會擴建。
所以選擇京都外,就靠近西北城墻旁,相當于是在空地建小城一般。
確定選址后,王啟新直接開始計算動工需要花費銀兩多少。
三人精打細算一番。
差不多需要一百多萬兩黃金。
這還是精打細算,以及土地免費的情況下。
這個數字算完,三人都沉默了。
不過顧錦年馬上開始修改方案。
先主打兩樣東西,百貨大樓和文娛一體化酒樓
同時招工直接從京都周圍郡府招人,京都的工價比較高,這項目全部竣工少說得要一兩年時間才能做好。
人力的話,淺算一下是一萬人,直接加到兩萬人,只搞兩個建筑物,三四個月內能搞定。
“三個地方必須要完善到極致。”
“地下水道必須要完善到極致,預防暴雨還有茅房問題。”
“人行道和車流道必須要分開,路要寬,做到互不干擾,還有停馬場也要搞大一點。”
“水源點也要多搞一點,萬一發生火災,必須要及時撲滅,這三個若沒有做好,決不能動工。”
顧錦年將圖紙交給王啟新。
既然要搞不夜城,地下水道必須是重中之重,不然一場暴雨直接寄了。
還有茅房這個點,人一多,很容易出現這方面的問題,回頭隨地亂來,像話嗎
車道和人行道,包括停馬場也必須要搞大一點,保證不擁擠,免得影響心情。
水源點就好說多了。
工部尚書拿著圖紙,看向顧錦年的目光,充滿著敬佩。
倒不是敬佩顧錦年有什么特殊之地,而是顧錦年對工部建造圖太了解了,不但了解。
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
這還真不是讀書能讀出來的。
這簡直是天生的工部大才啊。
只可惜,世子殿下高貴無比,不然王啟新真想把顧錦年拉到他工部來。
“世子殿下,這些都沒問題,交給工部就好。”
“不過,這塊地想要批下來還是有些難度啊,占太多了啊。”
王啟新開口,顧錦年說的他明白。
就是覺得,這塊地拿下來很難。
除非花銀子。
但真要花銀子的話,就是天文數字了。
“無妨,我去一趟宮內,找陛下商談一二即可。”
“不過即便是陛下答應,只怕也會在朝堂當中提起,就怕其他幾個尚書不答應啊。”
顧錦年還真不怕自己老舅不答應。
但就怕有人從中作梗。
“世子殿下您放心。”
“這事交給老夫和楊大人。”
“尤其是楊大人,只要陛下答應,其余的由我們來。”
王啟新開口。
他倒不是對自己很有信心,但他對楊開極其有信心。
“世子放心。”
楊開點了點頭。
他是禮部尚書。
大夏文人之首啊。
而且還是一位大儒。
換句話來說。
他就是噴子的頭頭。
真要噴,朝堂之上,誰噴的過他
“行”
“勞煩兩位大人了,那本世子現在就去皇宮一趟。”
“正好一同走。”
顧錦年也不耽誤,直接打算去皇宮找自己老舅。
主要是待在這里,是非太多了。
如此。
三人結伴而行。
一路上,王啟新不斷與顧錦年聊天,內容就是關于工部的事情。
顧錦年對工部是很感興趣,而且也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