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王朝,三年小京察,查的是大夏京都官員,基本上就是收集一些風評,然后調查一下,核心點就是官員老年化問題,差不多就要退了,讓年輕人來。
這個還好。
七年的大京察就比較仔細,不僅僅是京都,包括大夏境內所有掌權官員,各地府君知縣都要徹查清楚。
這次京察前前后后三個月,算是大夏目前頭一件事。
“遵旨。”
胡庸出聲。
“對了。”
“最后一件事情。”
“朕決定讓顧錦年入禮部,擔任禮部郎中,不過錦年還未及冠,等到春元節后,直接就職,這段時間,楊愛卿派人去找錦年,交代一些事情,也免得剛入禮部,左右不適。”
“退朝。”
永盛大帝最后說了一句,關于顧錦年職位的事情。
“臣遵旨,臣會親自輔佐世子殿下。”
楊開出聲,立刻答應下來了,沒有任何怨言。
而其他百官則是平靜。
禮部郎中。
正五品官員。
這禮部是清水衙門,雖然開局就是郎中有點高了,但畢竟顧錦年所作所為,上任禮部郎中也不過分。
最主要的就是,他們現在對禮部有意見了。
百官退朝。
走出大殿后,一些罵聲又響起了。
楊開與王啟新捆綁在了一起,兩人并肩而行,誰開噴兩人直接跟著噴。
最終眾人不歡而散。
離開了皇宮。
何言四人聚集在一起,并肩而行,回去的路上,也充滿著疑惑。
“這楊大人怎么突然一下跟吃錯藥了一樣啊”
趙益陽有些好奇,他這段時間一直跟著戶部尚書何言,沒辦法兵部要銀子,只能過來湊著。
“還能是什么原因,不就是前些日子沒給他撥款罷了。”
“這老東西,還文人清流清流個屁,不給銀子就這樣,污蔑我等結黨營私。”
何言出聲,有些不悅。
“不一定。”
“楊大人可不是等閑之輩,雖說沒有撥款,可這也不是一回兩回的事情。”
“陛下劃千頃之地給予世子,楊大人即便是憎恨我等,也不可能同意這件事情。”
“此事絕對不簡單。”
“千頃之地。”
“莫非是說,世子殿下要立言開學”
胡庸想不明白,這千頃之地能用來做什么
仔細想想后,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立言開學了。
設立新的學院,從而完成立言,傳道受業。
“有可能。”
“還真別說,真有這個可能。”
幾位尚書開口,神色有些認真。
“倘若當真如此,這世子殿下深受龍恩浩蕩啊,千頃之地,用來辦書院,只怕比大夏書院還要宏大。”
胡庸開口,心中也在默默盤算著什么。
“千頃之地用來開設書院還好,世子殿下也配得上,如若世子殿下當真能成為圣人,對我大夏來說,的確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趙益陽開口,他終究是兵部,對顧錦年有好感,所以也不覺得什么。
“的確。”
“是啊,若世子殿下能成圣,對大夏來說,的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眾人點了點頭。
在儒道方面,他們還是希望顧錦年能成圣的。
“陛下給世子殿下安排禮部郎中之職,起步便是禮部郎中,想來要不了多少年,就要稱一聲尚書了。”
胡庸開口,贊嘆一聲,可是這話里有話。
“尚書”
“過些年,得叫顧相了。”
何言出聲,他更覺得顧錦年未來是大夏的相爺。
這般的功績,只要顧錦年不作死,接下來老老實實什么都不做,每天到點上班,到點下班,有功績撈一把,沒功績也別去強行做。
四十歲當宰相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