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周華似乎明白顧錦年想什么了,所以開口,如此詢問道。
“何事”
顧錦年好奇問道。
“回大人,陛下于三個月前,提前京察,這三個月來,京察也已結束,聽說吏部已經將百官冊做好,各地官員也都紛紛入京。”
“倘若大人最近無事,可以去見一見這些官員,也好敲打敲打。”
周華開口。
在他看來,顧錦年也算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想做一點政績,即便是不做政績,也要露個臉,做做事。
免得被人說閑話。
“哦,禮部也負責接待外地官員”
顧錦年有些好奇。
在他印象當中,禮部主要負責考試,外交,祭祀,辦宴,禮儀。
京察之事,都是吏部干的活,沒想到跟禮部還有關系。
“回大人。”
“此次京察是全國京察考校,各地官員入京,禮部是有權接見。”
“恰好大人是郎中,職責權限內。”
周華笑道。
“那行,明日設宴,我去瞧一瞧。”
顧錦年點了點頭。
見一見各地官員是好事,眼熟一下,以后自己去了其他郡府,也不至于一個人都不認識。
“下官明白。”
兩人紛紛點頭。
末了,顧錦年望著二人道。
“不要說是我來了,就以你們二人的名義設宴。”
顧錦年開口道。
“請大人放心。”
兩人沒有啰嗦,好好辦事就行。
“行,辛苦了。”
顧錦年微微一笑,隨后拿出一張銀票,面值五百兩,遞給二人。
這銀子是自己的,也沒有什么來路不正,倒也不怕什么。
“多謝大人。”
“大人當真是客氣了。”
二人滿臉喜悅,周華接過銀兩后,更是再三感謝。
他們是禮部主事,一個月的俸祿,拋開糧食之外,五十兩銀子。
大夏官員的俸祿很低,顧錦年這隨便出手就是十個月的俸祿。
這可是大手筆啊。
雖說他們有些私下收入,但京官壓力很大,不敢亂收銀子,再加上禮部又是清水衙門,雖然有些地方能賺銀子,可輪不到他們。
“無妨。”
“若是待會沒事,送些公文來即可。”
五百兩銀子不算什么。
這兩人他剛才用浩然望氣術看過,很正常,對自己沒有什么歹心。
給點銀子,也算是照顧一二,下面人吃飽了,做起事來也利索。
不然,管自己是不是世子,讓下面人不開心,大不了人家擺爛,在職責范圍內做好就行。
兩人離開。
顧錦年也顯得平靜。
半個時辰后。
周華送來了一批公文卷宗。
差不多上百份。
顧錦年很重視。
畢竟自己現在也算是正兒八經的官員了,擺在面前的不僅僅是一張紙,而是一件事情,自己的每一個決定,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入書院時,以及張明案,讓顧錦年深刻的明白。
這簡單的一張紙,代表著一種責任。
展開卷宗。
顧錦年認認真真,絲毫不敢怠慢。
不過,禮部的公文卷宗很雜,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
祭祀的事情最多,今天不是去這里祭祀,就是去那里祭祀。
祭天,祭地,祭河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