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的人,竟嚷嚷著應當放下仇恨,注視前方。
這,怎敢
這,配甚
不羞愧嗎
還是人嗎
顧錦年走出陵園,他快速往潼關軍營走去。
大約半個時辰左右。
顧錦年來到了潼關軍營。
軍營外,站著數十名將士們,他們手持兵刃,無論風吹雨打,聳立不倒。
他們駐守邊境,吃著這天下最苦的苦,保護身后千千萬萬的百姓。
將士們看到了顧錦年,似乎是國公之前通知了,他們沒有阻攔。
見到顧錦年后,更是一個個恭敬無比。
“我等見過世子殿下。”
他們身在邊境,卻也聽說過顧錦年的威名。
為民伸冤。
寧死不屈。
這般的行為,使得顧錦年在軍中有著極好的名聲。
可面對眾人的恭敬一拜。
顧錦年立刻拜了回去,沒有絲毫世子的架子。
“諸位將士鎮守一方,保家衛國,何須大禮,應當是顧某向諸位行禮。”
顧錦年朝著眾人深深一拜,他不是做作,而是發自內心。
若未去陵園之前。
他很難有這樣的覺悟。
“世子殿下請。”
感受著顧錦年這般的大禮,這些將士們有些受寵若驚,他們請顧錦年入內。
很快,顧錦年直奔軍中大營,他要去尋找李善。
軍中大營內。
顧錦年人還沒有就去,李善的聲音便在耳邊響起。
“這件事情,已經定下了。”
“匈奴國的條件,沒有一點苛刻,銀兩不需要大夏出,礦山可以拿回,只需要修改一下史書,就可以拿回十二城。”
“這難道就不可以嗎”
“你還有什么要說的”
“難不成,當真要這些將領們去送死,你才愿意”
李善的聲音響起。
在與楊開對話。
聽到此言,楊開的聲音也緩緩回應。
“老夫并非是說相爺做錯,而是此事不應當直接定下,老夫并未同意,再者,世子殿下也沒有來,這件事情,楊某不認可。”
楊開出聲,他的意思很簡單。
他沒有同意,這件事情不作數。
“楊開。”
“你怎如此糊涂”
“再者,顧錦年來與不來,又能如何你是禮部尚書,難道你就沒有自己的判斷”
“老夫且問你一句,這條件是否滿意”
李善繼續說道。
聽到這話,楊開也不由嘆了口氣。
“這個條件的確可行,但終究太快了。”
實話實說,楊開其實也清楚,這個條件的確不錯,可就是太快了,沒必要如此之快。
應當好好溝通一二。
“既然可行,那還有什么好說的”
“好了,既然老夫已經簽下契文,這件事情就這樣做吧。”
“回京之后,老夫會向陛下交代。”
李善也不多說,他來負責此事。
可就在他話音落下時。
顧錦年的聲音在外響起。
“李相大人。”
“不必了。”
這一刻,大營當中,所有人不由看向大營外。
很快,顧錦年走進大營內。
他目光平靜,掃了一眼大營當中的人。
左右都是武將,老爺子不在,李善坐在首位,楊開則坐在左邊第一位。
“我等參見世子殿下。”
看到顧錦年,武將們齊齊朝著顧錦年恭敬一拜。
他們都是國公手下的將士,對顧錦年自然禮敬。
而顧錦年也第一時間朝著眾人一拜。
緊接著直接來到李善面前。
“李相大人。”
“這件事情,無需大人回京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