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年出聲詢問,算起來過段時間就要去稷下學宮了,自然而然,他要提前準備一二。
“稷下學宮,乃是天下讀書圣地,學宮每一位都是當代大儒,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而且學宮當中,更是有諸多先賢手札,妙不可言,是我儒道第一圣地,哪怕是孔府也比不過稷下學宮。”
“孔家當年甚至也想臨摹一個學宮,但發現很難做到,也就放棄了。”
孔軒給予回答。
對于稷下學宮,顧錦年只有零星半點的信息,只知道這地方是天下讀書人都夢寐以求想要去的地方。
如今聽聞孔軒所言,顧錦年心里是有數的。
稷下學宮圍繞的還是學術之爭,孔府最大的優勢,是孔圣。
這是孔府的金字招牌,兩者的路完全不一樣,一個是圣人世家,一個這是學宮,天下讀書人自然想要前往孔家朝圣,若是能成為孔家一脈,這是最好的,可以借助孔家的勢力,幫助自己。
然而稷下學宮則是讀書人最純正之地,在這里讀書人將自己的疑惑提出,有人會給予解惑。
亦或者發表自己的學術文章,從而自成一派。
相當于是試煉之地。
所有讀書人,成為大儒之后,或者是有儒道心得,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就必須要前往稷下學宮。
倒不是說,稷下學宮認可,這文章才被天下人認可,而是稷下學宮是一個大舞臺,讀書人的舞臺。
天下讀書人都關注的地方,一舉一動,天下讀書人都會關注。
總比你默默無聞,在一個村莊發表自己的文章一般。
就算文章再怎么好,也沒有什么很大的影響。
“錦年兄,這次去稷下學宮,愚弟很期待兄長顛覆文壇。”
孔軒出聲,眼神當中滿是期盼。
“顛覆文壇就算了。”
“我第一次去稷下學宮,多看看多學學就好。”
顧錦年不做這種美夢。
稷下學宮,不是什么詩詞大會,念兩句詩詞就行的通。
你的學問說出之后。
就必須要解釋清楚,至少能將邏輯解釋通來,然后會有一群人來質問,說直接點就是挑你的刺。
還不是那種客客氣氣的跟你挑刺,而是非常陰險的挑刺,證明你說的東西,一文不值。
沒錯,就是打擊你。
并且你絕對不能生氣,或者是說你可以生氣,但不可以不允許別人挑刺。
畢竟在天下人看來,一個新的學問,必須要得到錘煉,如果禁不起敲打,那這個學問本身就有問題。
這也是為什么很難會出現新學術的原因,往往想到了幾個不錯的東西,你說出來,面臨的就是各種打擊。
然后每年都去,其結果就是兩個。
要么,你最終發現你的學問的確有問題,所以放棄。
要么,你最終補全你的學問,得到大家一致認可,名氣是有了,但問題來了,有幾個人愿意跟著你學
有肯定是有,數量決定一切啊。
你嘔心瀝血,千辛萬苦,得到認可后卻弘揚不出去,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新學難以出世,大部分讀書人還是追尋著前面四位圣人的路。
擺在面前有現成的學問,跑來跟你學新的學問,成功了還好,這不成功那就是荒廢一生,沒有人敢拿自己的前途來賭。
“錦年兄長。”
“您太謙虛了,能說出為天地立心者,豈能沒有新學”
“不過第一趟過去,的的確確好好學習為佳,畢竟兄長還年輕,有的是時間。”
孔軒典型就是顧錦年的小迷弟。
顧錦年到沒有說什么。
如此。
兩人來到大夏京都。
“孔兄,愚兄去一趟皇宮,有什么事的話,可以去書院找我。”
到了京都。
顧錦年與孔軒告別。
“好,兄長,如果去稷下學宮的話,記得帶我一同去,我這段時間的確要去大夏書院,找文景先生說些事情。”
“好。”
“孔兄,你們孔家的事情,我會去宮中,告知陛下的,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