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顧錦年的聲音。
永盛大帝點了點頭,他認可顧錦年這話。
不過,永盛大帝畫風一轉,看向顧錦年道。
“錦年,推恩令的事情,你別管了,朕會處理好。”
“來跟你說幾件事情吧。”
永盛大帝不想談這些事情,畢竟他希望顧錦年休息一段時間,好好安靜安靜,沉淀一下自己,免得戾氣太重,影響了自己,走上歪路。
“老舅,咋了”
顧錦年點頭答應下來,這推恩令的事情,反正自己說了,具體怎么操作,就讓自己舅舅自己去干。
說實話,辦法都給了,身為一國之君,要是永盛大帝這也不會,那也不會。
不好意思,這天下乞丐能坐,奸臣能坐,家奴也能坐,為什么就不能輪到外戚來坐
“三個事情。”
“第一,封侯的事情,上元節封侯,后天就是上元節了,明天一早來宮內,流程繁瑣,別啰嗦,按規矩來。”
這是第一件事情,顧錦年后天封侯之事。
“行,老舅。”
顧錦年點了點頭,封侯之事,還是要認真對待一下,畢竟封侯當日也是及冠,古人還是特別看重。
及冠之后,就不再是小孩了,以后不管做什么,就再也不能說,他還只是個孩子。
“第二件事,科舉在即,今年的試題,由你來出,主審考官也由你來。”
“這個有什么想法沒”
永盛大帝出聲,不過這第二件事情,就不是小事了。
“老舅。”
“你讓我出題這不是兒戲嗎”
顧錦年聽到這話不由驚訝,科舉出題啊,這么大的事情,讓自己來
實話實說,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抉擇一個王朝興衰的事情啊。
往小了說,影響十年學子苦讀結果,未來大夏三十年朝堂格局。
往大了說,倘若錯失一個大才,可影響一個王朝命運。
“你如今乃是儒道后世圣。”
“完全有資格出題,再者你身為禮部郎中,出個試題又能如何”
“這天下讀書人還敢說你什么不是”
永盛大帝倒覺得沒什么大事,讓顧錦年出題剛好。
“臣還是跟楊大人好好協商一二吧,不能因為身份原因,從而逾權。”
顧錦年開口,他明白老舅的意思,無非就是想幫自己樹立威嚴。
“楊開要辭官了。”
然而,永盛大帝接下來一句話,讓顧錦年有些驚訝了。
“楊大人要辭官”
堂堂禮部尚書要辭官,這可不是什么小事。
要知道能在朝堂上當官的,不管是幾品,其背后都有龐大的勢力支撐著,而且都是人杰中的人杰。
禮部尚書這個位置,可不是什么爛大街的職位,他若是退了,誰上
“他年齡大了,也是時候辭了。”
永盛大帝淡淡出聲。
這句話有不同的意思。
算起來,楊開今年六十二歲了,大夏朝廷的規矩,六十歲就可以告老回鄉。
除非能力出眾,或者皇帝不想讓對方退居,不然的話,到了五十八歲就要考慮退居的事情。
能夠安安穩穩退居,其實是一件好事,古今往來,職位越大的官員,往往下場都不會特別好。
有時候不是能力不能力的問題,終究是有很多麻煩。
能安然無事的辭官。
這是一件好事。
“那誰上老舅,我這個年齡當尚書的話,多多少少有些吃力。”
“不過,既然老舅相信外甥,外甥也就咬咬牙上了、”
顧錦年好奇詢問,順便做好了當尚書的準備。
“你就算了吧,你這個年齡要是成了尚書,天下人都要說朕偏袒你。”
“十七歲的侯爺已經爭議不少,十七歲的尚書錦年,你這官癮還真是大啊。”
永盛大帝有些沒好氣道。
實在沒想到,顧錦年這臉皮居然如此之厚,十七歲就成為大夏禮部尚書
這可是六部之一啊。
倒不是舍不得,主要是顧錦年年齡太小了,要是三十歲,哪怕是二十五歲,他也就安排上了。
十七歲,擔任禮部尚書確確實實有點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