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
相對于其他幾個部門,工部算是最熱鬧的部門,來來往往的工部官員,基本上都是在傳送文件。
工部的事情很忙。
全國的土木工程外加上水利工程,都必須要由工部來解決。
整個工部可以劃分三個不同區域。
土木水利,機器制造,礦冶鑄錢,這是三個最大的板塊。
至于什么陵寢啊儀仗啊,這些都是小事,至少平時事不多。
主要還是全國的土木工程,要由工部建造圖紙,審批下發,緊接著便是機器制造,主打的就是軍用器物,其次便是民生用物。
而此時。
隨著顧錦年的到來,立刻便有人入工部稟報王啟新,王尚書。
還不等顧錦年進入工部內,王啟新的身影便出現了。
“侯爺。”
“您怎么來了啊”
王啟新快步走了出來,滿臉疑惑的看向顧錦年。
“尚書大人,奉陛下旨意,前來處理大夏龍舟寶船之事。”
顧錦年壓著聲音,告知王尚書。
“龍舟寶船”
“明白了。”
“侯爺,那咱們是先去看看龍舟,還是進去休息會”
王啟新出聲問道。
王啟新可不敢怠慢顧錦年,倒不是說顧錦年封為大夏第一侯這么簡單。
主要是,顧錦年現在是他們工部的金主,是工部的搖錢樹,這要是不客氣一點,回頭怎么賺銀子啊。
“直接去看龍舟了,就不休息了,我待會還要去一趟書院,明日要去宮中,準備冊封大典。”
顧錦年出聲。
“行,侯爺隨我來。”
王啟新也不啰嗦,直接帶著顧錦年離開工部。
工部的鑄器場在京都郊外,有重兵把守,在京都內是不可能設立鑄器場,畢竟寸土寸金,而且京都內人多眼雜。
涉及到王朝軍工,豈能亂來
騎乘著戰馬,王啟新帶上一批工部官員,直奔鑄器場。
大約小半個時辰后,顧錦年來到了鑄器場。
大夏工部鑄器場,占地六千畝,有三十六個熔坑,七十二個鐵鍋,一百零八間火爐房,工人兩萬,大抵都是在這里鍛造一些頂級戰甲戰刀。
并且還有一個巨大的空地,用于試驗鎧甲戰刀。
還有四分之一的地方,就是用來研發一些民生器物,還有鑄幣場。
“侯爺。”
“陛下前些日子有所交代,讓工部打造龍舟,寶船,戰車各三件,并且按照大中小款式分別打造,您看看,這是工部打造出來的大型龍舟。”
將顧錦年帶入鑄器場后,王啟新指著一處空地,如此說道。
空地之上,的確有三艘龍舟,大小不一。
大夏王朝目前的龍舟,長度差不多二十二丈,寬度十五丈,高度九丈。
而工部打造出來的大型龍舟,長度三十丈,寬度二十丈,高度十二丈,分上下四層。
這是大型的。
中型龍舟,長度二十丈,寬度十五,高度九丈,如正常龍舟一般。
小型龍舟,長度十二丈,寬度八丈,高度五丈。
望著這龍舟,王啟新的聲音響起了。
“世子殿下,這大型龍舟,可一口氣容納三千甲士,如果運輸糧食的話,可運輸三千石糧食。”
“中型龍舟可容納兩千甲士,運輸糧食的話,大約兩千石糧。”
“小型龍舟可容納一千甲士,運輸糧食大約一千石糧。”
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三千石就是三十六萬斤,等于是一百八十噸的承重能力。
大型龍舟運輸承重是一百八十噸,中型一百二十噸,小型就是六十噸了。
其實很不錯了。
飛行物能運輸一百八十噸相當不錯,畢竟運輸的東西不一定是糧食啊,除了救災之外,運糧食沒有任何意義,運輸貨物才關鍵。
廣江一脈,有一種東西叫做白玉果,也就是荔枝,這玩意在廣江一地,價格有高有低,便宜的二三兩銀子一斤,貴的也就是七八兩一斤,反正不會超過十兩。
但這玩意賣到大夏京都,起步價都是五十兩一掛,沒錯就是一掛,差不多半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