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越看越心驚,越看神色越凝重。
到最后,楊開更是死死攥緊這滅佛策,望著顧錦年道。
“錦年,這滅佛策所寫,沒有虛假”
楊開驚愕,他本以為顧錦年滅佛,是因為憎惡佛門,卻沒想到的是,顧錦年滅佛是有更深沉的意義。
“楊尚書。”
“不加以管控的佛門對于王朝來說,是巨大的毒瘤。”
“下官之策也寫的清楚,沒有半點虛言。”
“佛門僧人,不納稅,不勞作,斂大夏金銀,此是滅佛之一。”
“但真正恐怖的便是思想控制,讀書人明辨是非,至少其目的是為入朝為官,為國效力,食君祿,忠君事。”
“然而佛門眼中,無有王朝,無有對錯,執掌善惡之劍,一切由他們而言。”
“倘若佛門真正壯大,王權不如佛權,陛下一道圣旨,不如佛門高僧一言之語,那個時候于事無補。”
“滅佛,會對大夏王朝造成巨大的影響,但此番滅佛成功,雖短期不利于大夏王朝,可利在千秋,至少大夏王朝永遠不會被佛門控制。”
顧錦年出聲。
他為什么要滅佛
不是因為佛門不好。
也不是因為佛門得罪了他。
而是偽佛的控制。
真正的佛門高僧,他們度化天下人,是讓天下人向善而行,倘若八怨神僧今日出現,是懇請自己放過那些主犯,顧錦年不會生氣。
因為對方慈悲為懷,這樣做是合情合理的,但自己不會答應罷了。
可八怨神僧今日出現是什么他已經摻和了朝政。
這是佛嗎
真正的高僧,是希望人人向善,而不是摻和王朝政治。
這些都是打著佛門的旗號,為自己圖利罷了。
所以顧錦年滅佛之心,沒有半點動搖。
此時,楊開沉默不語,他一直看著這篇滅佛策。
過了接近小半個時辰,楊開不由深吸一口氣。
“錦年,這篇滅佛策,我現在就交給陛下,讓陛下來看,倘若陛下也愿意滅佛。”
“老夫,一定支持你。”
楊開最終將這件事情交給永盛大帝,讓永盛大帝來抉擇。
“恩。”
顧錦年點了點頭。
他給了八怨神僧一個機會,三日內將尸骨歸還,這件事情他還可以忍一忍,如若三天內不將尸骨歸還的話。
科舉一結束,他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行,科舉之事,就全由你來負責吧。”
“滅佛策若是交給陛下,只怕這兩天老夫都回不去。”
楊開苦笑一聲,隨后離開此地。
目送楊開走后。
顧錦年也安靜下來了。
如此。
一個時辰后。
皇宮內。
當永盛大帝看完顧錦年的滅佛策后,整個人也沉默了許久。
楊開在養心殿內保持安靜,沒有說一句話。
等過了許久,永盛大帝這才緩緩出聲。
“楊愛卿認為,錦年這策論,寫的如何”
永盛大帝看向楊開,神色平靜問道。
“陛下。”
“老夫最開始只是以為天命侯只是對佛門有些不喜罷了,可當看完這篇策論之后。”
“老夫認為,天命侯字字珠璣,沒有一個句話說錯,佛門之隱患,絕非世族門閥,仙門之流,還有藩王之亂這么簡單了。”
“世族門閥,占據各地,他們在乎的是利益,給予他們利益,他們不成隱患。”
“仙門之流,因世俗因果,也不敢隨意下山,再者修仙之人也需靈根,數量終究有限,暫不足為患。”
“至于藩王之亂,若國家強盛,從根本上便能解決此事。”
“但佛門不同,無需靈根,便可成為僧人,削發即可免除勞役,可不繳稅銀,如同毒瘤一般,吸附在王朝之上。”
“但這不是真正的可怕,最可怕的便是那些信徒,敢問陛下一聲,佛門信徒是認為佛祖大,還是認為陛下您大”
楊開說著說著,最終還是索性把話說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