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聲,最終沒有出手,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等到明日,屠刀出現在你頭頂之時,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如此鎮定。”
蘇懷玉出聲,說完這話,直接離開。
待他離開普寒寺后。
蘇懷玉長長吐出一口氣。
顯得有些慶幸一般。
“好在沒有動手,不然真要出事了。”
蘇懷玉喃喃自語,緊接著離開此地。
待蘇懷玉離開。
普寒寺內,有僧人睜開眸子,望著主持道。
“主持,為何不度化他”
有人詢問,眼神當中滿是好奇。
“他不能動。”
“此人有莫大的問題,方才老衲有一種直覺,若是動他,整個佛門都要受到牽連,萬劫不復的那種。”
“要讓人查一查,這個蘇懷玉到底是什么來頭了。”
普寒寺主持出聲。
他剛才的確有這種直覺,敢動蘇懷玉,會有驚天大難,影響的不是普寒寺,也不是大夏佛門,而是天下佛門。
一時之間,眾僧有些驚愕,不敢相信。
一個人可以影響天下佛門
實際上,普寒寺主持也不愿相信,可剛才的確有這種錯覺。
“去告知上師,計已成,我大夏佛門僧人,準備迎接大難。”
最終他如此開口,隨后安靜下來了。
如此。
轉眼之間到了翌日。
貢院內。
科舉也徹底結束。
顧錦年審批了兩天的答卷,基本上每一份都由顧錦年來主審。
每一份答卷,顧錦年都認認真真看完。
不會因為對方寫的不好,亦或者寫的字有些差,從而胡亂評分。
他以盛世為題。
只要寫出來的答卷,的的確確能幫助國家,能發展王朝,他都會給予一個高的評分。
至于那些張口閉口就是百姓,可沒有半點實際行動,亦或者是一些假大空的文章,顧錦年一律給予低分。
等審卷完畢后,交給其他大儒再度審查,三查三閱,最終將卷宗交給皇帝。
由皇帝進行抽取,最后再將最好的一批答卷,給予最終定格。
整個過程需要七天的時間。
解決完這些事情后,顧錦年起身,他走出房內。
天色已晚。
老爺子已經回來了,因為審卷的原因,顧錦年沒有回府,打算等卯時一到,答卷送走后,便回顧家一趟。
可就在此時。
一道身影出現在不遠處。
是蘇懷玉的身影。
他十萬火急,趕到大夏京都。
“侯爺。”
“普寒寺不打算放人。”
“而且瑤池仙子也被扣留下來了,要一同度化。”
蘇懷玉出聲道。
聽到這話,顧錦年面無表情,似乎早就預料到了。
“大夏境內即將有一場天災。”
“佛門算準了這點,所以借助這個機會,讓我主動跳進陷阱之中。”
顧錦年負手而立,他仰望天穹,如此說道。
佛門的行為舉止,他豈能猜不到。
“侯爺,你有什么想法”
蘇懷玉開口,詢問顧錦年。
“蘇兄覺得,我應當如何”
顧錦年看向蘇懷玉,詢問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