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寧涯開口,望向顧錦年詢問。
“等到了在看。”
“朝廷頒布五道圣旨,居然還有人敢去貪墨,這并不是一件小事,不是因為貪墨問題。”
顧錦年開口,他沉思了一番,給予了這個回答。
“你的意思是說,是有人有意為之”
顧寧涯瞬間聽明白顧錦年這話里有話。
“正常來說,朝廷的圣旨頒布下來,我掌生殺大權,而且天下人都知道,我會來江中郡,這些官員即便是想要貪墨,也會掂量掂量。”
“哪里有這么蠢的貪官,為了銀子不要命”
“現在是抗災之時,并不是修建之后,若是重建之時,或許會有人貪墨銀兩,可如此關鍵時刻,還有人敢這樣做,要么就是腦子有問題,要么就意味著,整個江中郡官員已經得到了授意。”
顧錦年開口,這是他的猜想。
江中郡這么大的事情,舉國上下都在關注,正常人哪怕是不當官的人也知道,這個節骨眼上,就不能亂來了,要老實一點。
可沒想到的是,現在居然還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就很不尋常。
絕對不是簡單的貪墨那么簡單,而是針對。
說白了一點,就是要針對自己。
自己的目的很簡單,樹立威望,讓百姓們相信朝廷有能力也有決心去賑災,給予希望,這樣大家就能眾志成城。
而有人卻不想讓百姓團結起來。
這就是矛盾點和關鍵點。
“那索性把他們全部砍了,錦年叔,反正你大權在握,怕什么”
李基出聲,想法很直接。
“不能殺。”
只不過這回顧寧涯搖了搖頭,直接否決這個辦法。
“為什么”
李基好奇了。
“先搜證,再殺人,錦年雖大權在握,但做事更要謹慎而行,這權力不能亂來,現在咱們過去,江中郡官員敢這樣做,也一定找到了替死鬼。”
“殺一個普通官員,不痛不癢。”
“郡守,各地府君,大大小小多少官員,不可能一口氣全部殺完吧”
“現在以救災為主,而不是以殺人為主,這件事情不同于白鷺府,白鷺府的官員,真殺了也就殺了,朝廷有多少人等著外放出去”
“可若是在江中郡大開殺戒,其結果很有可能會讓災情越來越嚴重。”
“江中郡人口極多,十九府,許多地方都是山路,窮鄉僻壤之地更多。”
“要是把這些官員殺了,光是一個交接都難辦,一府之地,有多少縣多少亭縣令是誰主薄是誰亭長又是誰你知道嗎”
顧寧涯出聲,道出江中郡的問題所在。
江中郡的局勢,不同于白鷺府的局勢。
顧錦年的權力確實很大,可江中郡官員背后也有人支撐著,而且這個人地位很大,甚至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這一群人,使得江中郡官員上下抱團,以此針對顧錦年。
顧錦年不能濫殺無辜。
“我現在反而好奇,誰能讓江中郡這么多官員沆瀣一氣。”
“你是天命侯,鎮國公長孫,顧家的世子,皇帝面前的紅人,按理說就算是李善在背后搞事,這般官員也要掂量掂量啊。”
顧寧涯皺著眉頭,他想不到誰在背后支持著他們。
“不一定是一個人。”
顧錦年出聲,同時不由長長吐了口氣。
他知道這趟江中郡救災會很麻煩,只是沒想到會這么麻煩。
“那接下來該怎么辦”
“看這個樣子,不殺幾個人不行啊。”
顧寧涯問道。
“該殺還是要殺。”
顧錦年澹澹出聲,殺肯定是要殺一批人,只不過怎么殺,如何殺,這些都有講究。
如此,玉輦內安靜。
大約一個時辰后。
沿路都有不少百姓正在逃荒,但根據探子來報,之前遇到的那些災民,一個個往回走了,而且口口相傳,說顧錦年來給百姓主持公道。
故而準備逃荒的百姓,一個個折返回身。
對此顧錦年到沒有太大的反應,畢竟這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