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
“顧錦年愛民如子,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怎可能如此欺壓百姓”
“再者,就算是個貪官,也至少會裝模作樣,這絕不可能是顧錦年所做之事。”
寧王直接皺眉,他根本不相信,這是顧錦年做的事情。
沒有道理,而且也不合理。
可后者卻拱了拱手道。
“王爺,屬下也不相信,可經過多方探子來報,事實的確如此,沒有半點虛假。”
侯君也不理解,但這的確是實話啊。
這一刻,寧王徹底沉默了。
顧錦年的手段,雖然被他們已經琢磨出來了,可現在突然又這樣做,完全是巢湖他們的想象。
“還有什么信息沒有說”
“城內的探子有說什么嗎”
寧王皺眉,詢問侯君。
“回王爺,城內探子根本出不來,都是一些普通人,再者顧錦年封鎖進出關口,沒有任何消息。”
“王爺,江中郡存糧被燒毀至少七成。”
侯君開口,講清楚城內探子的事情,隨后道出這糧倉被毀的信息。
隨后侯君一思索,他頓時恍然大悟了。
“王爺,屬下大概知道顧錦年在耍什么花招了。”
侯君出聲,他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你說。”
寧王讓對方分析。
“侯君,您想想會不會是這種可能性,按照顧錦年的性格,他肯定不會如此對待百姓,可就在他本以為解決了王巍之事后,卻沒想到我們埋有后手。”
“直接將糧倉燒毀,得知此等情況后,顧錦年深感壓力,畢竟朝廷雖然在運輸糧食,可朝廷運來的糧食,怎可能夠全郡百姓吃”
“真要吃,又能吃多少”
“所以,顧錦年出此下策,美曰其名盛宴百姓,可實際上一人只有二兩米。”
“這樣一來的話,至少餓不死百姓,同時再慢慢想辦法。”
“如此,百姓雖然會有怨言,可怨言不多,至少能活下來,然后每日就是靠二兩米度日,朝廷的運糧,再加上糧倉還剩下三成,支撐半個月是可以的。”
“王爺,您覺得屬下猜的如何”
侯君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不得不說他的想法還挺合理的。
至少寧王聽后,也覺得好像是這么一個道理。
“有可能。”
寧王點了點頭。
“但本王更覺得的是,顧錦年這兩日會宴請百姓吃二兩米,但過幾日后,會讓百姓吃飽來,三天小餓,七天一頓飽,只要百姓不死,對他而言就算是一件好事了。”
寧王認可侯君之言,但他也有自己的主見。
“王爺所言極是,這個可能也很大。”
侯君立刻點了點頭,附和上去。
“這件事情,為何是本王的喜事”
不過很快,寧王又好奇地看向侯君,這為什么是大喜事
聽到這話,侯君馬上開口。
“王爺,這如何不是大喜事一件啊”
“咱們屯糧多年,如今只需要派十萬大軍,運輸糧食到江中郡。”
“一來江中郡百姓必然會感恩戴德,獲取民意。”
“二來也算是壓一壓顧錦年的盛名,對往后計劃有莫大好處。”
“三來,王爺調遣大軍,也可給江中郡三大世家撐一撐場面。”
“一舉三得之事。”
侯君開口,他道出三個好處。
的確,寧王聽后有些心動了,第一條和第三條他很在乎,其他的也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