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言論,不扇情,也沒有什么情緒渲染,而是一種態度。
一時之間,在場所有百姓也紛紛攥緊拳頭。
是啊。
八個月后。
給大夏王朝一場奇跡。
給侯爺一場奇跡。
讓天下人看到,這萬萬江中兒郎。
沒有人會想到,顧錦年這場不辭而別,會給大夏王朝帶來怎樣的驚喜,誰也無法預料結果是什么,但一定能知道的是,萬眾之志,可以移山。
而此時,汜水縣內。
一座平墳面前。
幾道身影出現在此。
是顧錦年,李基,還有方敬成三人的身影。
這是王巍的墳前。
顧錦年親自上了三炷香,他沒有說什么,因為無論說任何,都無法表達自己對王巍之愧疚。
這件事情,無論如何都是顧寧涯做的,自己的六叔,而且若不是因為自己,王巍也不會死,對于此事,顧錦年記在心中。
“王兄。”
“若我成圣,會親自為你撰寫功德碑,讓后世之人都知曉此事,江中郡徹底定下,顧某會讓吏部為你塑功德身。”
顧錦年出聲,對于王巍他無法回報,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也算是沒有讓王巍白白犧牲。
“王兄,江中郡百姓再也不會擔心吃不飽飯了。”
“你的心愿已了,往后每年我會來這里看你,免得你寂寞,你全家老小,侯爺已經讓人妥善照料,你的后人,以后便是我方某的后人,待他懂事一些,我會接來好好教導。”
方敬成也開口,說完此話,他端起一碗酒,灑在地上。
而一旁的李基,卻靜靜地看著這一切,沉默不語。
待半個時辰后,顧錦年帶著二人離開此地。
他要去東林郡了。
秦王這幾天連發九封軍報,凸顯東林郡之急。
如若不是江中郡后事還沒有徹底安排妥善,顧錦年也已經去了。
玉輦當中,這次顧錦年沒有帶太多人,就帶了兩百近衛軍。
人少速度要快一些,兩百輕騎兵一路疾馳,趕往東林郡。
江中郡距離東林郡,大約三千四百里路,若是不分晝夜,以這個速度,翌日便可抵達。
而玉輦內。
方敬成也在認真觀看一些軍機情報,這是顧錦年交給他看的。
也好幫自己分析分析局勢,不然依靠一個人的智慧,難免會有很多疏漏。
王巍的教訓,顧錦年吃一吃就好,他絕對不想吃第二次。
一直到深夜。
待看完這段時間所有的軍機情報后,方敬成長長吐了口氣。
“侯爺。”
“大夏之災,遠比想象中要麻煩太多了。”
方敬成開口,神色顯得十分凝重。
“江中郡已經被錦年叔給定下來了,還有什么災”
“隴西郡我父親也算是穩定下來,正在處理災后之事,有序而行,這東林郡山火雖然至今沒有撲滅,可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東林郡大火蔓延。”
“無非是損失一些山林樹木,影響不到朝廷,至于南越郡,至少部分百姓成功疏散,怎么你給我的感覺,好像麻煩更大似的”
李基出聲,倒不是別的意思,顧錦年辛辛苦苦把江中郡穩定下來了,按理說大夏天災已經平定一半了。
可這方敬成,卻還在這里唱反調,這如何讓人接受
“太孫殿下,并非是我有意唱反調,只是這種種事情,并不是表面看起來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