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會。
他已經加入同盟會,如果不是考慮同盟會目前還沒有正式成立,他根本不會給大夏王朝一點機會。
所以希望永盛大帝好好考慮,時間不等人。
面對大金帝王的這番話,永盛大帝顯得格外沉默,同時對于這個同盟會,也有些惱意。
他聽聞過這個同盟會,就是仙門搞出來的,聯合佛門,大金王朝,扶羅王朝,在東荒境內共同針對大夏王朝。
如果不是大夏王朝正遭遇天災,身為大夏帝王,這氣他能受
早就開打了。
三方交談,并不友好,但這也在預料之中,如果三大王朝真有這么好心答應,反而有鬼。
同樣的。
蘇文景與仙門交易,也不盡人意。
仙門直接拒絕了蘇文景的請求,而且給出的理由,不是因為顧錦年。
而是,他們認為大夏天災,乃是天命注定,仙門若是強行參與其中,必然會受到因果牽扯,這對仙門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這話聽起來似乎是隨意找個理由,可事實上仙門說的沒有錯。
因為蘇文景不止聯系東荒仙門,他以儒道神通,聯系了不少仙門掌教,得到的結論幾乎一致。
仙門的確不能參與這件事情。
這是大夏最后一道天災,是天意而為,若是他們參與其中,會惹來很大的麻煩。
當然這里面也一定有些個人恩怨,只是大致是如此。
仙門拒絕,佛門也是拒絕,理由是一致的。
哪怕蘇文景稍稍透露,考慮佛門入駐大夏王朝的信息,佛門也是拒絕。
到了這一刻,蘇文景明白,顧錦年讓他們害怕了。
天命即將降臨,他們不希望顧錦年繼續獨占鰲頭下去,他們知道,大夏王朝是顧錦年的基石,所以大夏王朝若是遇到麻煩,等同于拖延顧錦年的時間。
耗費顧錦年的心神。
因果是真的,但不愿意出手,也是真的。
甚至,仙門傳達了一句這樣的話,讓蘇文景臉色難看。
“顧錦年著古佛真經,削佛門一刀,更是著出道祖真經,他身為儒道讀書人,這個時候著出一本儒道圣經,不就可以解決天災了嗎”
這是仙門傳來的聲音。
要說嘲諷,也不完全是,帶著怒意更合適點。
很顯然,仙門與佛門雖然在乎利益,可顧錦年前些日子削他們氣運的事情,他們沒有忘記,還記在心上。
面對這樣的聲音,蘇文景沒有回答。
口舌之爭沒有任何意義。
待心神歸來。
蘇文景第一時間詢問永盛大帝,談判如何。
得到永盛大帝的回答后。
蘇文景更加沉默了。
“若答應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的要求,付出的代價更大。”
“百年之內,大夏王朝幾乎難有翻身之時。”
半響后。
永盛大帝的聲音響起。
這番話的意思,蘇文景聽得懂,永盛大帝不想妥協。
“陛下,按照這樣的趨勢,第十七顆火石,只怕以大夏京都為中心,周圍千里之地,可能都要化為廢墟。”
“火石帶來的重重災害,只怕大夏三成境地,受到影響。”
“大金王朝索要雖有些狠,可至少不會有如此大的麻煩,往后見招拆招,也未必不行。”
“此番天災過后,還有天地賜福,其實是可以同意的。”
蘇文景開口,這是他的意思。
無論如何,保平安才是王道,只要百姓不死,土地還在,雖然大金王朝的條件無比苛刻,明擺著就是一個巨大的陷阱,可至少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慢慢耗。
大不了見招拆招,等到天災結束,天地賜福后,說不定還不虧。
然而永盛大帝嘆息一聲。
“他們已經盯上了大夏天災之后的賜福,要求共享,否則的話,朕也不會拒絕。”
永盛大帝開口。
這已經不是獅子大張口,而是鯤鵬大張口。
“先看看第十六顆火石再說,不一定解決不了。”
永盛大帝出聲。
他還有底牌,阻擋下一顆火石問題不大,最讓他擔心的是最后一顆火石。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