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更是引來儒道無數勢力驚愕。
尤其是一些曾經抨擊過顧錦年的人,他們看到這一幕,徹底沉默了。
是啊,前些時候,顧錦年削儒道氣運,說過會給予償還的。
但沒有一個人相信,也沒有人愿意相信,一個人如何提高整個儒道的氣運
而現在,顧錦年做給這些人看了。
“當真是后生可畏。”
“對比之下,老一輩的讀書人,實在是太自傲了。”
“舊日的星辰,為后世人照亮前進之路,今日的薪火,亦耀眼奪目。”
“我等該退了,這天地應當留給這些年輕人。”
一些聲音響起,都是儒道真正的大人物,在這一刻,有人產生了難以言說的敬佩,他們敬佩顧錦年為國為民,也敬佩顧錦年有如此之才華。
顧錦年今日所作所為,讓很多老一輩的讀書人,徹底放棄了天命之爭。
再這樣奪目的薪火面前,他們這些本就有些暗澹的星辰,就徹底顯得灰暗了。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顧錦年繼續誦念著易經。
一條條龍匯聚而成。
每一個讀書人身上,都凝聚出一條龍形浩然正氣,匈奴國,扶羅王朝,大金王朝,東荒所有讀書人,乃至于整個中洲王朝不少大儒。
在這一刻,他們紛紛露出羨慕之色啊。
大夏王朝的讀書人,得到龍形浩然正氣,其他不說,至少未來突破一個境界是沒有問題的。
立言境突破至大儒境。
大儒境極有可能突破成為半圣。
境界越低,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大。
這如何不讓人羨慕。
“只有大夏讀書人才有龍形浩然正氣嗎我也誦念這篇經文,為何無用”
“是啊,我也跟著念起來了,為何我沒有龍形浩然正氣難不成儒術還要藏私”
一些聲音響起,這聲音當中有些疑惑,可眾人明白,這帶著一些抱怨。
這聲音來自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他們看到大夏讀書人得到這樣的好處后,自然而然也跟著誦念經文,只不過沒有形成龍形浩然正氣,故而便開始提出疑問。
暗中有一點指責的意思,指責顧錦年藏私。
“閉嘴。”
此時,一道半圣的聲音響起。
讓這些人統統閉嘴。
“此乃天命圣人經文,爾等豈可褻瀆”
“未有龍形浩然正氣,是因為爾等未有幫助大夏王朝。”
“天災之時,爾等袖手旁觀,此為君子否”
“不為君子,又豈能如龍”
“這篇經文,需好好研究,每日誦念,闡解其意,未來才有機會形成龍形浩然正氣。”
“儒道經文,不是讓人人成為真龍,而是為人人開辟一條路,人人如龍是這個意思。”
“爾等若是往后再敢胡說八道,老夫將親自前往大金王朝,廢其儒脈。”
這是隱世半圣,在顧錦年寫出天命圣人經文之前,他一直處于隱藏狀態,不想要招惹世俗是非,潛心讀書。
可等到顧錦年這篇經文著出后,他徹底震撼,也徹底敬佩顧錦年。
自然而然,聽到有人這樣說話,免不了出聲教訓。
只是。
就在此時。
龍吟陣陣。
一條十萬丈的金龍,盤旋在大夏京都上空,這條金龍,遮天蓋地,整個大夏王朝所有百姓抬頭都能看到。
百姓們跪在地上,朝著金龍叩首。
如此恐怖的金龍,也隨著顧錦年的精氣神達到極致之時,朝著天穹之上疾飛。
轟。
洞穿虛空。
山川大地都在震顫,不是劇烈的震動,而是那種共鳴。
這條金龍,勝過之前千萬倍。
金龍沖天。
與這顆天外隕金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