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上清道人第一時間開口,他雖然不是儒道讀書人,但也知道一些儒道的信息。
“圣人三不朽,立功,立德,固然可以完成,而立言是最大的阻礙。”
“你之立言,必須要得到天下讀書人的認可,若無法認可的話,這立并無作用。”
“不過,好處也有,畢竟已經立功和立德,威望極高,顧錦年在讀書人心中,儼然成為了新神。”
“即便不立言,他早晚也要成為圣人。”
上清道人開口,如此說道。
他不是儒道中人,但到了這個時候,顧錦年已經完成立德,即便是再怎么針對顧錦年,他也說不出一些抨擊的話。
但這些言論還是有些酸溜溜的。
“不是威望極高,而是前所未有的高。”
“憑借著大夏天災這次,顧錦年已經深入百姓之心,說句不好聽的話,在百姓眼中,大夏皇帝都不如顧錦年,這是民意加持。”
“而對于這些讀書人而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光是這兩句話,就算是為大夏讀書人開啟人人如龍之大道。”
“讀書人對顧錦年會無比的尊重,無比的恭敬。”
“如此一來的話,若顧錦年能在這個時候,立下屬于自己的學術,想來必會有無數人跟隨顧錦年,只要顧錦年的學術,不粗制濫造,只要顧錦年的學術,適合大道,那么不出一年,他的學術,將會得到大夏所有讀書人認可。”
“從而一傳十,十傳百,完成三不朽中的最后一朽,抵達圣人境,天命降臨之后,他成為第八境的可能性,太大太大了。”
王行大儒開口,他是讀書人,他一瞬間就能知道,現在的顧錦年意味著什么,未來的顧錦年,又代表著什么。
聽著這些話,眾人有些錯愕,但還是有人不愿意相信,亦或者是說,不愿意承認顧錦年的優秀。
“立言之說,顧錦年現在還年輕,不一定能立言成功,而且當真立言的話,也不一定能說出非常好的學術。”
這是平云道人開口,他這話其實有些勉強,但更多的是為了催眠自己,不想承認顧錦年的優秀。
只是此話一說,王行大儒卻不由看向后者,他的目光落在平云道人身上。
“那敢問一聲,佛門之前,閣下能想到,顧錦年能著作出真佛古經嗎東荒魔窟之前,閣下能想到,顧錦年能著作出道祖真經嗎”
“大夏天災之前,第十七顆火石墜下之前,各位誰能想到,他顧錦年當真著出天命圣人經文”
“誰能想到”
“可顧錦年做到了”
“那憑什么,顧錦年立不出不朽之言開創不出無上學術”
王行大儒字字珠璣,每一句話都說對方啞口無言。
是啊,顧錦年都已經做到這個程度了,你憑什么覺得顧錦年開創不出無上學術
雖然說句不好聽的話,王行這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可事實如此啊。
“那怎么辦”
“難道就讓顧錦年這樣做我等就干等著看等著顧錦年踏入第八境”
平云道人有些難受,雖然不想承認,可對方說的話,一點問題都沒有。
此言一出,王行大儒有些沉默,使得眾人都有些沉默。
確實,按照這個邏輯,那的確沒什么好爭的了,大家完全可以干等著,看著顧錦年成為八境強者,獲得天命。
不過,上清道人的聲音在此時忽然響起。
“王行大儒所言沒錯,但也要記住幾點。”
“其一,顧錦年越是優秀,那么他吸引的仇恨就越多,這天下看得見的是我們,看不見的還有一批人,都等待著天命。”
“第二,我等組建同盟會,只要一直吸納盟友,那么我們的隊伍將會越來越大,強者也會越來越多,當然也不是說組建這么多人,就一定要害顧錦年,只要排斥顧錦年,其實也是一種打壓,而且顧錦年也沒什么好說的,找不到我們麻煩。”
“第三,天命還沒有真正降臨,老夫相信顧錦年一定能開創出無上學術,這是必然的,可他現在還年輕,開創學術需要熟讀百家經文,需要完善整理,這東西不是說著出兩篇經文就能明白的,學術,可不是一個理論。”
“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少,等到天命降臨之后,我等將會一飛沖天,為何要擔心未來的事情,誰又能說準呢”
上清道人開口,都到這個時候了,他必須要跟眾人說清楚,不然的話,大家的士氣都要降低,這不是一件好事。
果然,隨著上清道人這樣說,眾人也點了點頭,認可這個說法,哪怕是王行大儒也不由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