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內完成即可。”
顧錦年澹澹開口,說出一個比天文數字還天文數字的數字。
“五十萬萬兩白銀”
“侯爺,您是不是多說了一個萬啊”
楊開咽了口唾沫,他是堂堂禮部尚書,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
可聽完顧錦年這樣說,他還是忍不住說話顫抖啊。
這大夏不夜城,他當初的想法就是,一個月能有個一萬兩黃金利潤,他就心滿意足了。
現在如果是五十萬萬兩白銀,那分到自己手上豈不是就要一萬萬兩白銀
也就是一千萬兩黃金。
一個月一萬兩黃金,相當于是七八十年穩定收入啊。
五百倍的利潤回報。
僅僅只是賣個商鋪。
“楊大人,本侯從來不會騙人。”
“不過這商鋪只能賣一次,不是年年都有。”
“而憑借著租金,大夏不夜城一年獲利,應當會在五萬萬兩白銀左右。”
“再加上大夏酒樓,大夏百貨樓,大夏景區,獲利應當會在三萬萬兩白銀左右。”
“扣除一切成本等等,六七萬萬兩白銀是有的。”
“這才是長久收益。”
“而且這銀子本侯不打算分賬,一部分用來完善不夜城剩余的建筑。”
“大部分拿去開第二家。”
“第三家,第四家,以此滾動,大夏王朝七十二郡地,都必須要有不夜城的身影。”
顧錦年出聲,道出大夏不夜城的真正利潤和他的想法。
賣商鋪,收租金,這才是最大的利潤點,往后再建些宅子給有錢人住,還有更多的利潤。
不夜城,打造的是生活消費于一體的地方,吃喝拉撒,各地好吃的好玩的,應有盡有,最大的盈利就是商鋪,住宅,其他都是配套。
真靠鹽米賺錢
那得賺多少年
而且借助這筆銀子,可以立刻開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如此復制下去,這就是杠桿。
不花自己的銀子,卻可以將大夏不夜城開遍整個大夏王朝。
等到開滿了以后,憑借著基本的租金,都是天價收益,然后再去其他國家開,周而復始,才是真正恐怖。
這就是資本滾起來的基本原理之一。
錢生錢。
聽著顧錦年所言,王啟新和楊開立刻點頭。
“若是能在七十二郡都開起來了,一年基本收入哪怕是五萬萬兩白銀,七十二郡,那就是三百六十萬萬兩白銀收入啊。”
“侯爺所言沒錯,老夫支持,老夫鼎力支持。”
二人激動不已,甚至是無比興奮道。
“二位如此支持,本侯也深感欣慰。”
“不過,兩位也放心,該分還是分,每個月會拿出一部分出來分給諸位,最起碼有點銀子花。”
顧錦年微微一笑。
對于兩人的支持和認可,顧錦年還是稍稍感到欣慰,就怕他們見錢眼開,非要分賬,影響后期發展。
“客氣了,客氣了。”
楊開與王啟新紛紛笑道,他們二人嘴都合不攏了,一直在傻笑。
而顧錦年也依舊跟他們說明大夏不夜城的利潤分布。
當聽到住宅也是一個巨大的利潤點后,這兩位尚書就徹底坐不住了。
不過,大夏不夜城的住宅版圖,完全是為有錢人打造。
倒不是顧錦年不關心百姓,而是他要狠狠的賺商人銀子,打造最高端的住宅,開天價,讓商人權貴來買,賺到的銀子,來補貼大夏不夜城的維護。
一個不夜城,按照計劃,至少需要五萬甚至是十萬人來工作,解決大量的就業問題。
外加上鹽,米,油,還有各種東西,都要便宜去賣,這些耗損都需要銀子來補。
那么就必須要賺更多的銀子,賺商人權貴的銀子,來補貼百姓。
這就是顧錦年的計劃。
哪怕是以后去其他國家,顧錦年也會如此,當然肯定享受不到大夏百姓這么好的優待。
對于其他王朝的百姓,顧錦年只能說低價便宜,但絕對不可能不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