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兩尊七境修士,碰撞一下,也很正常,彼此之間看看誰強誰弱。
對于普通人而言,顧錦年優勢很大,把上清道人按在地上摩擦,視覺上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而對于強者而言,這不算什么,顧錦年是強大,但仙門第七境也不弱,這畢竟不是生死大戰,孰強孰弱,誰也不知道。
不過,有一件事情,讓他們心生警惕,那就是圣人之力。
代表著天地意志。
以后想做點什么事情,還真要收斂著,不要以為大世之爭來了,就可以胡作非為。
對于尋常修士來說,這是一件好事,至少有圣人在,可以讓一些人安分守己。
但對于一些強者而言,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讓他們無法無止境的擴張實力。
不管如何,世人見到了這圣人之威。
今日兩大七境強者的碰撞,必然會流傳開來。
但同樣的,大世之爭依舊是最熱門話題。
盤山和天齊山,更加惹人注目。
人們好奇,這兩座神山一但復蘇,顧錦年是否會參與其中。
未來大世,終究會落到誰手中
不過,此時此刻。
顧錦年也回到了大夏京都。
顧錦年歸來,京都百姓皆然歡喜,實際上自顧錦年三個月前成圣,整個大夏京都就已經開始張燈結彩了。
而今,隨著顧錦年回來,自然引起一片歡呼與喜悅。
顧錦年回歸大夏京都。
第一時間還是去了國公府,去見自己的父母。
國公府內,顯得無比熱鬧,顧錦年突破困境,成圣歸來,這是天大的喜事。
不止如此。
京都所有的達官顯貴都來了,送來一車車的禮物,可謂是門庭若市。
一直到深夜。
國公府安靜下來后。
顧錦年獨自一人,在自己的書房當中,思量著一些事情。
那就是大世之爭。
自己已經成為了圣人。
按理說,基本上是到頂了,境界上面很難突破,第八境天命圣人,顧錦年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畢竟這牽扯到了天命,哪怕是圣人,顧錦年都察覺不到半點天命之意。
需要時間。
想要踏入第八境,估計很難。
「第八境,暫時不能去想,距離有些遙遠,越是去想,反而越不可能抵達。」
「我現在剛剛成為圣人,應當好好穩固一下境界。」
「儒道不同于其他體系,只需要穩固法力,適應實力即可,更多的還是需要明悟天地之道。」
「弘揚圣道三個月,其實也是在穩固心境,但這遠遠不夠,需要好好內斂,明悟圣道。」
「如今大世之爭,神山復蘇,天命之寶誕生,對我而言,亦有幫助,但若是因為這些寶物,讓我心神不寧,這反而是錯的事情。」
「我應當拋開一切雜念,認認真真去明悟圣人之法。」
「我的目標,是橫渠四句,而不是天下第一,只有堅定自己的意志,我才能接觸到天命圣人之道,否則的話,迷失在變強過程當中,總有一天我會遇到更大的麻煩。」
書房當中。
顧錦年仔仔細細的去理解自己未來。
眼下,大世之爭,神山復蘇,有各種寶物孕育誕生,自己成為圣人,按理說應當是去爭奪資源。
可顧錦年明白,這樣做不好,反而會害了自己。
自己是儒道圣人,應當秉持內心的思想而去做事,不是不爭,而是爭中心思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而不是爭奪法寶,爭奪靈丹妙藥,然后變強。
必須要將圣道穩固下來,夯實根基,才能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這樣每一步,都是一個深深的腳印。
宏觀取決于微觀。
細節若是不處理好,未來遇到的麻煩,那就是天大的麻煩,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某一步沒有深深踩下,故而全盤皆輸。
明悟這點后。
顧錦年心情通暢了很多,他之前還在猶豫,是否要去爭奪這些寶物,可現在明悟清楚,根本不需要太過于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