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很認真的想過了,先前是老臣迂腐拙見,風凰夜在國子監之時,便是魁首,他文韜武略、才能過人,被世人譽為我北朝第一公子,由他擔任丞相一職,著實是不二人選,攝政王委實英明。”
“林太傅所言極是啊,風凰夜宏才大略,乃是棟梁之材,天生的丞相好苗子,若是因一些往事,便將他拒之廟堂之外,著實是可惜,也著實是我北朝的一大損失。”
“是啊,幾人大人都說得很對,風凰夜才能不俗,且品行高潔,由他來擔任我北朝丞相一職,乃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我等之福啊……”
“……”
為了讓云夕改變主意,一地大臣簡直是煞費苦心,絞盡腦汁的對風凰夜曲意逢迎,溜須拍馬,可謂是說盡了好聽話,幾乎要將風凰夜夸上天。
能站在這里的,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了,誰也不傻,所以,他們怎么會看不出,云夕是打定主意要把丞相之位給風凰夜呢?
就連先前那番說是要肅清朝堂,讓暗衛們徹查所有官員的話,也不過是為了威脅他們,逼迫他們改口同意。
因為他們反對風凰夜做丞相,所以,她才會那樣威脅逼迫他們。
雖是威脅逼迫,可若是他們打死都不肯就范的話,那么,她是一定會實行的。
所有官員都是這樣的想法,卻沒有人去疑惑云夕為何非要風凰夜來做這個丞相。
只因,他們心中都有數。
無外乎就兩個原因,其一,風凰夜確有真才實學,毫不夸張的說,此子文能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在北朝,才華能跟他相提并論的,還真找不到第二個。
博學多才,見多識廣,有氣魄、有格局,為人正直,再加上他自小在丞相府長大,跟著前丞相耳濡目染,深諳為官之道,乃是難得的大才。
其二嘛,天下誰人不知攝政王少女時期愛慕風凰夜?
雖然,攝政王示愛被拒后,嫁給了顧瑾修,但是,看她對顧瑾修心狠手辣的模樣,就知道她對顧瑾修壓根兒就沒多少感情。
說不定成親后的這些年,跟顧瑾修一直同床異夢,心里還惦念著風凰夜呢。
也因此,前段時間不顧重病纏身,帶著侍衛隊親自前往風月樓,將人給強勢的帶走了,安置進長公主府。
大臣們一致懷疑,顧瑾修跟沈太后私通,是否是因為得不到大長公主的心,所以,才劍走偏鋒,拿沈太后報復大長公主呢?
不論實情到底如何,就憑云夕干脆利落的休掉顧瑾修一事,就足以令人認定,她這是心中還惦記著風凰夜,想跟風凰夜發展一番。
否則,有哪個女子,會想起休夫這種驚世駭俗之事呢?
大臣們紛紛表態之后,云夕也不為難他們,并未有真的下旨讓暗衛去徹查官員。
畢竟,她的本意是為了讓風凰夜上位,并非是真的去收拾滿朝大臣,所以,達到目的后,便能夠收手了。
水至清則無魚,為官者,讓他們真的如同律例中要求的那般清廉正義,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若是不去觸碰底線,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沒有引的百姓們怨聲載道,她完全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就這樣,眾臣被云夕逼的無力阻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個令他們覬覦爭搶許久的位置,被一個年輕晚輩給搶走。
難受是真的難受,氣也是真的生氣,可事已成定局,他們除了接受,又能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