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從不曾見過劉盈頂撞阿母,也不曾見過兩人如此劍拔弩張的樣子。
劉盈一直都很聽話,他幾乎會聽所有人的話,無論是父母,或者是兄弟,群臣,又或者是一個他根本不認識的人。只要有人提出了建議,或許有人想要他的幫助,他基本上都是不會拒絕的。
從小到大,唯一能認真聽劉長的話,并且全力幫助他的,就只有這個二哥。
劉長看到二哥眼里閃過淚光,委屈與不甘讓他非常的憤怒,可是對母親的敬畏與本身的性格讓他無法宣泄。在呂后憤怒的訓斥下,劉盈轉身離開,他敢辯解,卻不敢跟呂后吵架,不敢頂撞。
呂后氣的夠嗆,胸口劇烈的起伏著,眼神兇狠無比,令人畏懼。
“阿母大哥他為什么那么生氣”
“這有你什么事今天你是不是沒去天祿閣去哪里了”
呂后的怒火一下子就轉向了劉長,劉長瞪大了雙眼,急忙狡辯道“我去了趟尚方,說是紡車出了點小問題。”
“真是白養了你們兩個白眼狼一個二個不知道聽我的話都覺得翅膀硬了是吧”
“我們本來就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為什么不能讓我們自己做主去做事我去天祿閣也是發呆睡覺,不去又咋啦”
“還敢頂嘴我讓你去天祿閣是讓你去睡覺的你什么都不學,將來怎么治理封國”
“惹你的是大哥,又不是我你不講道理”
混小子劉長并不是劉盈,或許也是挨揍挨習慣了,他就是學不會忍氣吞聲的,果然,一頓頂撞下來,呂后險些將他屁股都給打爛了。挨完揍,劉長憤怒的冷哼了一聲,便“離宮出走”了。
劉恢無奈的看著坐在自己面前賭氣的小老
弟,將肉干遞給了他。
“這次我說什么也不回去了,明明是大哥招惹她,她卻來揍我”
“你每次都這么說這是這個月第三次了吧”
“這次不一樣”
“哦”
“別這么生氣母后也是想讓你學會一些東西,被阿母揍,其實也挺幸福的。”
“挨揍有什么幸福的”
劉恢復雜的看著他,搖了搖頭,沒有回答。
劉恢其實也很可憐,他的母親很早就逝世了,可他不像劉長這樣被送給呂后撫養,他是被一群老宮女所帶大的,劉邦對這個兒子也不是很上心,劉恢不像劉盈那樣有名聲,不像劉肥那樣是長子,也不像劉如意那樣深受劉邦喜愛,不像劉恒那樣有個好母親,甚至不像劉長這樣有后臺。
自幼缺乏疼愛的他,卻是一個很有感情的人,他不像父母那樣偶爾會流露出無情的一面,他是一個非常重感情,重視他人感受的人。大概是因為自幼孤獨,他對身邊的人非常的看重,對待有同樣經歷的默默無名的異母弟劉友,他也是萬般的疼愛。
這是一個寬容,溫和,善良的人。
歷史上,趙王劉友遭呂后幽禁餓死,呂后不知是怎么想的,便讓劉恢來接任趙王,這個任免,大概是讓劉恢無比的痛苦。隨后,呂后讓他迎娶呂產的女兒,想要用聯姻來控制劉恢。
在此之前,劉恢已有一個自己寵愛的妃子,二人非常恩愛。
而呂王后性格蠻狠,心腸歹毒,自峙有呂后在幕后撐腰,在宮內獨攬權力,暗中察視劉恢,根本不把劉恢放在眼中,不讓劉恢親近其他任何女子。
最終,因為嫉妒,呂王后秉持著呂家的優良作風,毒殺了劉恢原先的妃子。
這成為了擊垮劉恢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愛妃逝世后的第四個月,劉恢思念過度,殉情自殺。
而呂后聽說他為了一個女人自殺,認為他不配供奉在宗廟受到祭祀,遂廢其國,堅決不肯為他過繼兒子,于是劉恢至此絕嗣。
直至劉恒登基后,因為思念這個寬厚的弟弟,便追謚他為恭王。
漢初最沉重的悲劇,大概就是將一些最美好的人和事扼殺在你的面前。
還沒在哥哥這里待到傍晚,呂后就已經來接劉長了,她對這一切都是輕車熟路,劉恢急忙出來拜見,呂后只是冷漠的點了點頭,當她牽著劉長的手離開這里的時候,劉長幾次回頭,只是看到五哥孤獨的站在殿前,保持著行禮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