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無法反駁,無奈
的離開了。
叔孫通被稱為漢家儒宗,在漢初的儒家群賢里,地位甚至是蓋過了張蒼。
這位是薛縣人,最先為秦待詔博士,后被秦二世封為博士,看到秦要滅亡,急忙逃亡,歸附項梁,后跟楚懷王,又侍項羽,最后投漢。怎么說呢,說六姓家奴肯定是過了,但是這位的立場還是不太堅定的。
他在投降劉邦之后,本來是穿著儒袍去見劉邦的,劉邦看著討厭,沒理他,于是叔孫通立刻穿上了楚人的衣服,劉邦便開始用他。他投奔劉邦的時候,身邊有一百多位儒生,但是他一個都不跟劉邦舉薦,專門給劉邦舉薦一些以前的土匪強盜。
他的弟子們非常的生氣,罵他說“跟了他這么多年,今天跟著他又投靠了劉邦,可是他不推薦咱們,而專門去推薦那些大壞蛋,真不知道這是什么道理”
叔孫通聽說后,就對他們說“漢王現在正冒著槍林箭雨打天下,你們能去打仗嗎所以我現在只有先給他推薦那些能夠沖鋒陷陣、斬將拔旗的勇士。你們要等一等,我是不會忘了你們的。”
后來,劉邦當上了皇帝,他本來是很反對什么禮法的,但是,在宴會上,大臣們便酗酒爭功,狂呼亂叫,甚至于拔劍擊柱,無奇不有,劉邦忽然開始覺得有禮法也不是什么壞事,便找來了叔孫通。
叔孫通就找來了很多的儒生,可是因為叔孫通答應了劉邦,要從簡來制定禮法,因此儒生們非常的不滿,認為他違背古禮,說他是靠溜須拍馬來做官,侍奉過的主公有十幾個等等,叔孫通也不生氣,只是笑著說道“若真鄙儒,不知時變”
這位擅長編造典故,溜須拍馬,一旦劉邦有需要,他什么典故都可以造出來,當初連秦二世都被他拍的對他大加賞賜,怎么看怎么像小人,可若說他是小人,他為人節儉
,不為自己謀取好處,又為新的時代制定了一套全新的禮法。
因此,這是一位爭議極大的人物,太史公夸他為大漢儒宗,司馬光則罵他為致古禮失傳之罪人。
“欒布劈了他”
劉長憤怒的咆哮著,伸出了一根手指。
這一次,強如欒布,也是有些遲疑,他手放在劍鞘上,又說道“大王算了還是算了吧。”
叔孫通笑瞇瞇的看著劉長,說道“請唐王跟隨這位近侍前往。”
“你今天要是不讓我進去,等我前往唐國,第一件事就要烹了全國的儒生,來一個全儒宴”
欒布臉色一黑,卻沒有說話。
叔孫通也不害怕,解釋道“吉日禮法,眾人的位置也是有規矩的,唐王乃是諸侯,不能與群臣同席,位于左,這是為了彰顯您的威武與地位啊,若是您坐在群臣之中,豈不是配不上您的威名”
劉長笑了起來,“你說的也沒錯。”
可劉長又立刻反應過來,叫道“我又不是想坐群臣之列,成婚之人乃是我的兄長兄長成婚,我為何不能坐在他的身邊呢”
“這乃是陛下所制定的禮法,我們都要遵守啊,唐王若是不滿意,可以跟陛下說,不過,我知唐王乃是深明大義之人,絕不會在兄長之吉日胡鬧,大王的賢明,長安沒有人不知道”
“哈哈哈,算了,看在兄長的面子上,這次就饒了你”
唐王大搖大擺的帶著兩位舍人跟隨近侍離開了這里。
太子,皇帝與皇后,是坐在最上頭的,諸侯則是坐在他們的左側,距離還是比較遠的,群臣和其余近親坐在右側的下方位置上,比諸侯還要遠,說是婚禮,卻沒有婚禮的喜慶,所有人都很嚴肅,據說還要
祭祀先祖什么的。
劉長看著面前空蕩蕩的案,生氣的問道“梁王,為什么連吃的都沒有呢”
“長弟啊別說話,等會就有吃的。”
叔孫通很快就走了上前,大聲的說道“吉時至”
他用的是一種很詭異的腔調,劉長都不由得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隨后,就是各種禮儀了,叔孫通所制定的禮法,卻是比古禮要簡約很多,同時,也能看出后世婚禮的雛形,如拜禮,敬酒禮等等。
劉邦親自向劉盈敬酒而命其迎親,劉盈奉命前去迎娶,帶著雁前往等到劉盈再次回來的時候,便是親自駕著載妻的車趕來,兩人下車,劉盈向妻作揖,請她一同跨過大門,再與劉盈共食同一個案板上的牲肉,又各執一瓢酒互飲,跪拜父母,再拜諸賓客。
然后,賓客們才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擺上吃的喝的,眾人終于可以不再繃著臉,大笑著,喝著酒,奏樂之下,眾人隨時都可以下場跳舞,隨心所欲。
聽到奏樂,劉邦就有些忍不住了,幾次都想要起身起舞,呂雉一次次的將他拽住,為父母的人要保持威嚴,是不能向賓客們那樣隨意的。
劉邦很是無奈,抖著腿,抬頭一看,劉長跳的真起勁,繞著他二哥飛速的轉著圈。
劉邦再次看向了呂雉,眼里滿是哀求。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