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左車聽著陳陶的描述,也是陷入了沉思。
按著陳陶的描述,有這樣的東西,頓時就能彌補上大漢在騎射上的空缺。很多人誤以為漢初的騎兵是通過長兵器來作戰,實際上,此刻的騎兵主要武器是弓弩,尤其是弩,才是騎兵使用最多的武器,同時會配備短兵,刀劍來作為配合。
至于長兵器,那一般都是猛人里的猛人才能用的,因為在沒有馬鐙的時代,想要在馬背上揮舞長武器,那需要一個可怕的力量,并非是尋常人可以用的,這也是陳陶為什么勸說劉長不要使用長戟的原因了。
此物甚是不便啊。
在騎射對決之中,大漢是遠不如匈奴的,生在馬背上的匈奴人,能騎射的騎士數不勝數,而在大漢,騎射那是將領們的標配,能騎射的,絕對不會是最底層的士卒,大多都是用弩,弩的種類也很多,其中包括用來攻城的,守城的,步戰用的,騎兵用的。
當李左車得知此物的效果之后,他是很激動的,有這樣的東西,大漢人人騎射,以大漢的體量,還用得著擔心匈奴
可是,很快他就想到了害處。
匈奴的戰馬很多,騎兵更多,如今匈奴輪番騎射,就已經夠他們受得了,若是四十萬人全部都能騎射,縱馬之術比現在還高,那就實在是有難對付了何況,按著陳陶方才的形容,這玩意制作簡單,匈奴人的奴隸很多,而且來自各地,仿造對他們來說不是什么難事,大規模運用也并非難事。
李左車與匈奴作戰的時候,就發現他們之中披甲的騎士很多,看得出,他們的制造業也并不差,還是有能力仿造的,況且,這又不像是箭矢那樣一次性的消耗品,可以用很久。
李左車遲疑了片刻,方才說道“大王,按著我的想法,小規模戰役不必使用,可以趁著最好的時機,在有實力給與匈奴重創的時候,大規模的推廣,讓匈奴吃個大虧,等他們開始仿造的時候,大唐已經占據著優勢,就不再擔心匈奴的實力大增。”
“太尉的意思我明白,就是先忍著,然后一下子給他們一個狠的,讓他們吃個大虧”
李左車點了點頭,“我們如今的戰馬還是太少,請大王在上郡等地大規模的養馬,先全力增加戰馬的數量,等到我們可以給與匈奴重創的時候,到了真正與冒頓大戰的時候,忽然使用,給與匈奴重創”
“好”
李左車這么一說,劉長頓時也就不再煩惱了。
他笑著說道“那這次寡人出征,就先不用了”
一旁的陳陶再次詢問道“那這戟”
劉長卻有些遲疑,在所有人都用短兵的時候,自己拿個長兵,這多威風啊,可是如果在馬背上不能借力,這玩意自己戰上一個時辰就力竭,那又該怎么辦呢
陳陶急忙說道“大王可以用矛。”
“矛更輕,也更加便利若是大王覺得不妥,臣可以稍做改進,定讓大王滿意”
“哦”
劉長好奇的看著他,“那你先做著看看,若是寡人滿意,定有重賞”
陳陶倒不是圖什么賞賜,他只是擔心自家大王腦袋一熱,就帶上戟去征戰,以大王的力氣,倒也不是不能用,只是,戟頭太重,若是騎馬作戰,與敵人觸碰,那巨大的力量,有很大的概率讓使用者也受傷,揮舞起來很不方面,容易打著打著就沒力氣了。
陳陶叫來了諸多的官吏們,大家一同商談了起來。
首先,這武器得長,比矛要長,因為大王的馬很高大,若是不夠長,無法傷到敵人,其次,前端不能太重,盡量輕一些,能讓大王隨意發揮,要跟矛一樣具備刺的能力,若是能砍就更好了。
就在眾人為這件事頭疼的時候,劉長卻已經在校場接見自己的騎士們了。
李左車為劉長挑選好了一同出戰的人選。
李左車所挑選的,都是軍中的精壯,是全唐國最能打的那一批騎士,這些人聚集在晉陽之外的校場,其中不少人,劉長還都認識,有好幾個將領都是劉長當初的親兵,他們在返回唐國之后,就被李左車派到軍中來擔任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