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漢高祖
梁國,王宮。
梁王劉恢笑吟吟的吃著茶,在他面前,則是坐著梁國的兩位實權派人物。
國相張蒼,御史靳亭。
這一老一少,兩人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
劉恢慢悠悠的開口了,“聽聞長弟又生了個兒子取名勃,長弟對周侯真是尊重啊。”
“是啊周侯戰功赫赫,應該的我聽聞唐國那邊送來了一種新的菜,用來烹肉是最好吃的。”
張蒼慢條斯理的說著,劉恢認真的聽著,兩人就這么閑聊了起來。
靳亭絕望的看著他們。
靳亭年紀不大,卻能做到御史,這全靠他本人的努力,跟他爸爸是開國功臣里排名十一的信武侯是一點關系都沒有,起碼,他本人是這么認為的。他比劉長這些人要大出了一輩,因此不在群賢的隊伍之中。
年輕的靳亭渴望著建功立業,他很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來,在阿父面前證明自己。
因此,他總是一副急急忙忙的樣子,他曾在趙國,楚國任職,任職期間大刀闊斧的做事,得到了趙王和楚王很好的評價。趙王的評價是
建議去楚國。
楚王的評價是建議回趙國。
倒不是他有什么惡習,只是他太能折騰,跟張蒼正好相反,是一個鐵打的“工作狂人”,動不動以身作則,帶著麾下的官吏們就開始加班,不讓他們休息,連帶著百姓們都要被瞎折騰,這趙國人哪能受得了這個。
他就這么一路高升,最后被送到了梁國。
就在靳亭準備在這里大刀闊斧,建功立業的時候,他猛地發現,自己來錯地方了。
梁王劉恢是一個很溫和的人,也是一個慢性子,做什么事都不著急,慢條斯理的,國相張蒼更是如此,只要沒有人逼迫他,他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這兩個人簡直就是天生的一對。自從張蒼來到梁國之后,朝議也不怎么辦了,像這種國內三公議事,都是在聊家常,這哪里是朝議啊,這分明就是茶話會
兩人面向而坐,吃著熱氣騰騰的茶,
開始聊天,從各地的趣聞聊到美食,
從諸侯的家常聊到美食,從廟堂的政策聊到美食。
兩人都好吃,都有著偉岸的身軀,不分上下。
“大王啊這馬上要秋收了,是不是該督促一下各地的官吏還有糧倉是不是要”
“不急來,吃點茶。”
劉恢說著,又看向了張蒼,“張相啊,我聽聞祥做了河西王,以欒布為國相,河西既然建國了,那以后是不是會有很多好吃的,從河西運往各地啊“
“有這個可能,聽聞西域有很多中原沒有的果,菜等物欒布在唐國待過,自然是知道該怎么辦的。”
靳亭深吸了一口氣,“張相我想要辭官。”“哦”
張蒼看了他一眼,隨即點了點頭,“也好,你且先寫辭官書,等我批復之后上奏了大王,商談之后,再做打算”
“不會拖太久吧”
“怎么會呢,放心吧。”
看著兩人的茶話會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靳亭無奈的走出了王宮,他捏了捏自己的肚子,發現了一大塊的肉自從來梁國之后,他是啥也沒做,整天就是陪著那兩人吃東西,腰間竟然都有肉了。
在如此不作為的情況下,梁國的街道卻是那般的繁華,來往的行人不絕,熙熙攘攘的,比起唐國的晉陽都毫不遜色,梁國的官吏很舒服,
梁國的百姓也很舒服只有靳亭感受了深深的絕望。
不行,自己必須
要上奏彈劾,這么充足的國力,怎么都不做,簡直是暴斂天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