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陵氣的身體都開始抖了,周昌他們也是怕王陵就這么升了天,急忙前來安慰,周昌其實沒有那么反對徭役,因為這些事大多就是他來負責的,他自己知道大漢能否扛得住如今的徭役,若是十年前或許不行,可現在還好,各方面也做的周道,不至于出現奏末的那種情況。
“王公啊如今的大漢,百廢待興,陛下所做的,也不能說是錯的,各地需要道路相連,那些城池也是必須要修建的,我大漢經過兩代明主的治理,糧草充足,百姓富裕,外無強敵,如今不去做那些事,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呢“
在老臣里,周呂還是比較開明的,
大漢的這些老臣們很厲害,都是從最殘酷的戰場上存活下來的猛人天團,親何,隨著年紀的增加,他們的思想也漸漸被凝固,抱著黃老的思想不放手,休養生息被刻在了骨子里,就是見不得劉長這樣的行為,這休養生息可是當初蕭相指定的,就你們這些后生們,知道蕭相是什么樣的人物嗎你們也配跟他唱反調
或許也是見識過秦后期那殘酷的徭役,那種沸騰的民憤,他們對徭役都帶上了一種很深的成見。
劉長卻覺得很委屈,這些基建工作不去做,難道就要大漢守著如今殘破的基建等著感化蒼天降下神跡,幫著大漢將一切都給修復好嗎
何況,百萬青壯聽起來朧人,可分配到大漢各地,每個大郡也不過十萬人以下的規模,郡縣還是能扛得住的,如今的徭役,那也是為了方便以后的百姓,這徭役又不是要人命的那種,每年的持續時間都不久,還不會耽誤農桑,為何不可呢
可周昌的這番話,在王陵聽來,那就是對過去的背叛。
“你伱怎么能如此說呢“
“大漢剛有起色,就這樣折騰百姓“
周昌黑著臉,解釋道:“陛下從不折騰百姓,這次也算不上是折騰,只是合理的運用民力哪朝的君王不運用民力呢“
“除了暴奏,哪朝的君王會用百萬人力“
“他們不用,是因為他們沒有百萬的民力,我大漢如今有,為何不用“
周昌很快就跟王陵吵了起來
雖然王陵的年紀比周昌更大,可畢竟都是跟高皇帝開國的大臣,還說不上誰怕誰的。
張不疑從來不曾想過,有一天自己居然會站在周昌這邊說話,跟他站在同一個陣營,可是,為了陛下,張不疑也只能豁出去了,頓時為周呂開口,一同來反駁王陵,召平和張蒼也很快加入戰場,幾個人吵的不可開交,互相辯論,引經據具。
幾個人吵的口干舌燥,周昌憤怒的說道:“陛下這廝臣是“
他轉過身來,整個人卻愣住了,他們的身后空蕩蕩的,哪里還有天子的身影。
張不疑和召平幾乎是下意識的就往門外沖,邊走邊叫道:“我去城門,你去唐王”
沖了一半,張不疑方才停了下來。
他看著召平,召平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噢,對了,陛下已經長大了,不需要我們再去追了,
逃走的陛下,此刻就站在皇宮內的亭子外,摸索著面前新修建的亭子,他依稀記得,這里曾被自己鋸走了很多的木料,阿父還在的時候,就常常帶著人來這里商談要事
“阿父“
“您不是在朝議嗎“
劉安不知從哪里冒了出來,驚訝的問道
“嗖,朝議已經結束了,朕就出來了,不對啊,你不是在天祿閣上學嗎“
“額課已經結束了我就出來了。“
父子倆看了看天色,對彼此心知肚明,可劉長對劉安的逃課還是很欣慰的,終于有點乃公的樣子了。
“阿父,王公很生氣,上課的時候一直都在說徭役的問題,就差指著你來罵了,
“黃老嘛,就是這樣的朕乃荀子真傳,豈能怕了他們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