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抿了抿嘴,還是沒有罵出來。
這倒不是他良心發現,主要就是呂后不許他辱罵高皇帝,自己罵起來那是一個比一個損,可就是不許劉長辱罵,劉長對此很是不滿,卻也無能為力。
劉長很不服氣,說道“他留下的這么多爛攤子,他連我的四成都沒有”
呂后瞥了他一眼,認真的問道∶“當初你阿父想要定都雒陽,你知道是因為什么嘛”劉長不屑的笑著,“還能是因為什么,阿父是想要跟周室比一比高低”劉長說了一半,猛地驚醒,“難道是因為”
“對,就是因為你阿父覺得關內養不活太多人,往后需要關東運輸糧草,消耗會越來越大,總有一天會壓垮廟堂,導致關內糧荒且若是遇到戰事,敵人只要堵住了糧道,關內就會出現大問題。”劉長驚呆了,”可那時的關內根本就沒有那么多人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對,當時劉敬和留侯分別上奏,請求以長安為都。”
“留侯沒有明說,可他的意思是,天下還沒有真正的平定,錐陽距離敵人太近,必須要挑選一個最有利于防守的地方”
劉長瞇了瞇雙眼,輕聲說道“異姓諸侯”呂后這才說道“所以我才說你只有你阿父的四成。”劉長還是有些不服氣,可沒有方才那么激烈了,他反問道∶“那他怎么就沒有留下什么萬全之策呢”“你阿父連死都不在意,哪里還在意這個,弄好了是你的本事,弄不好與他何關”劉長抿了抿嘴,忽然拍了一下膝蓋,“阿母我有辦法了”呂后被他嚇了一跳,不好氣的問道“什么辦法”
“我準備遷都到雒陽,改國號為唐,我當唐始皇,安就當二世,傳以千世萬世,我愿意尊您為大唐圣太后,追封阿父為漢厲王”
劉長正興致勃勃的闡述著自己的想法呢,呂后便已經舉起了手里的木棍。“不是阿母你先別打不改也行哎阿母”分割線“陛下”
周昌剛說出了前半句,劉長便主動為他接了后半句。“不可啊”
劉長說完,便抱怨道“朕就猜到是這一句了,你每次都是不可,什么時候能從你嘴里聽到一句可以呢當初朕還年幼,不懂事,不就撞了您一下嘛何必這么記仇呢這都二十年了吧您還處針對朕,反對朕”
周昌搖著頭,“陛下,臣并非是針對您,只是遷都之事,絕非是小事,這是動搖國本的大事,您怎么能就這樣做出決定呢”
“您的意思是,應該召集群臣,讓他們商討出遷都,然后再遷”
“陛下,從我大漢高皇帝以來,廟堂全力經營關內,各方面都已經妥當,連新城都已經修筑完成了,這個時候,您要遷都到雒陽,那原先那些不就白費了嘛”
周昌的說法很簡單,大漢這些年用心治理,遷徙人口,開墾耕地,修建城墻,建筑,各方面都已經變成了大漢最頂尖的,結果你就要放棄了,這如何能行啊
而且,這國都是大事,哪有說遷就遷的看到周昌的態度如此堅決,劉長再次遲疑了起來。
周昌說的倒也對,冒然遷都,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例如他住在哪里南宮住得下嘛百官住在哪里士卒們駐扎在哪里長安怎么辦
看到劉長遲疑的模樣,周昌比他還擔心,他是真的害怕這位昏君真的干出遷都改國號的事情。這樣兒戲的事情,放在這個昏君身上,那是一點都不維和,這廝有什么是干不出來的送走了周昌,劉長心里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劉長每次遇到了困難,都喜歡散步。
而這一次,他準備在皇宮外散散心,這樣也能解決問題,不過,路線還是要明確,一路直撲陳侯的府邸陳平在家里休息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