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啊,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此非一日之功啊””師父,他們都反對我外出征戰””我也反對”
”大漢沒有人口,難道要等著他們去生嗎直接去搶,將他們變成自己的百姓不就好了大漢耕地不夠多,那搶來其他的土地不就好了嗎這怎么能說是錯的呢”
”這么說,你四處征討,連年的戰事,都是為了締造你曾經給我說的那個盛世”
”是啊,我想,或許這樣就能實現師父,我相信我沒有記錯,海外是真的有寶物的,我幸苦造船,不是白費,還有如今攻占的那些地區,那都是寶地,我沒有做錯,我說的都是真的”
聽到劉長的解釋,張蒼卻并不急著反駁
劉長認真的說道:”陳平的這種做法,這是抽水打魚這么下來,是不用廟堂派遣官吏士卒來進行統治了,可這跟攔路打劫有什麼區別我大漢并非匈奴,也做不得強盜,連那稽粥都知道教化融合的道理,難道朕連稽粥都比不上嗎”
”打劫來錢快啊,可以后呢時刻都得警惕他們反咬一口如今他們為我們做事,可是能學會我大漢的強大之處,等到有一天大漢沒落了,就等著他們報復吧”
”貫徹王道的大臣勸說朕,要讓朕派人讓這些國家上貢,庇護他們,讓他們成為周天子那樣接受萬國朝拜的賢王”
”只是,朝貢再多,外畢竟還是外,總有拔刀相見的那一天,因此,朕不用也”
”貫徹霸道的大臣勸說朕,應當將反抗的人全部殺死,讓他們變成奴隸,為大漢糧食礦產,像秦國奴役諸國那樣進行奴役”
”只是,這樣的做法比起朝貢也好不到哪里去,動亂不休,抽水打魚,因此,朕不用也”
”朕不計成本的派遣官吏來接收這些地方,將他們變成大漢的郡國,讓百姓遷徙過去,教化這里的百姓,讓他們以我為天子,成為大漢之民,如此過上百年,哪怕他們反叛,也不過是諸夏之爭,這個,朕稱之為長道也”
”我道不休”聽著弟子的話,張蒼卻沒有半點的驚訝
他跟群臣不同,他在劉長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他,并且一直到如今,”大直若屈,大巧若拙”,這放在劉長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明明是一個滿肚子計謀,極為聰明的人,看起來卻是個十足的莽夫,有著一肚子的學問,說的都是大道理,可典故聽起來就像是文盲
”所謂征伐,不過是用來締造盛世的前提而已,土地越多,人力越多,我所想要的盛世,大概才會更早到來吧”
”朕在征伐上的付出,在尚方的付出,在造船上的付出總有一天,群臣會明白,這是他們自己愚笨,不曾看懂”
看著激動的劉長,張蒼只是輕輕嘆息著
說起來,張蒼也無法理解劉長所說的盛世,在他看來,面前這位弟子,就是給自己至定了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可張蒼卻無法訓斥他,因為這些年里,這位弟子一直都在為了這個虛無縹緲的目標而奮斗著
他一個只顧著享福,不思進取的人,又有什麼資格來嘲笑這么一個人呢
甚至,張蒼在面前這位弟子的身上看出了點老師的模樣
他清楚的記得,每次講述自己宏偉盛世時那激動到失態的老師
荀子所構想的盛世,所構想的軍隊,當時同樣也沒有人可以理解,只是當成了儒家所構想的宏偉藍圖里的一員,而荀子卻居然想要去實現,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看著面前的弟子,張蒼卻忽然笑了起來”我倒是沒有收錯弟子”
劉長板著臉,心里是巨大的挫敗感,這些年里的征伐,沒有起到效果,尚方,沒有再給出像樣的成績,造船,船都沒有造好就連阿母也不能理解他的行為,幾次勸說他減少對尚方的投入
甚至,他在內政里做出的一系列政策,大臣們也是一臉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