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倒也也繼承點好的呀
陛下的文化水平雖然有待加強,可是對自家學派的學問倒是很了解,雖然不記得人名,把第七天變成了第一天,可好歹知道這件事,已經很不容易了。
每當劉長說起書籍和典故上的事情,他身邊的大臣們總是會認真的思索,哪怕劉長偶爾說了一些正確的典故,這些人還是要慢慢思索,這到底對不對到最后,這些人也忘了這典故對不對了。
呂祿苦笑著說道“即使如此,那也是編排別人,不是羞辱孔子啊您這直接將墨子當成反面例子來用這如何能行啊”
”那我有什么辦法典故不用名人,誰能記得住黃老和儒都是我的師門,不好編排,若是寫韓非子他們,阿母就得生氣,顯學就這么幾個,如今墨家最弱”
不敬”
”哈哈哈,這就是你的問題了”
”我現在所做的,是在振興墨家,為科研找出道路來,這跟當初墨子的想法難道不是一樣的嗎若是墨子知道了我做的事情,他定然會哈哈大笑,說不定還會幫著我來寫呢”
”我倒是覺得,若是他知道了,說不定就跟您的典故里所寫的一樣,真的要打人了”
”你這才是羞辱圣賢啊”
劉長不屑的搖著頭,也不顧呂祿的建議,繼續書寫了起來。
就在劉長剛寫完沒多久,張蒼出現在了厚德殿里。
張蒼還是那白白胖胖的樣子,只是看起來嚴肅了一些,沒有了以往的和氣,劉長笑呵呵的接見了他,又令呂祿拿出了好吃的,將吃的堆放在了張蒼的面前,如今對劉長來說,老師就是全天下最珍貴的寶貝,比那一萬個金銀之礦還要珍貴。
張蒼本來是要說事的,看著面前的肉,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老師,不急,不急,邊吃邊說”
”當以國事為重,國事之前,像這類的事情,不必那么講究把那染杯給我拿一下放鼓醬的那個”
張蒼有滋有味的品嘗了幾口,又說道“臣在統計各地情況的時候,發現了大漢各地糧食物價的極度不平衡,有很多商賈憑借這一點發了大財,家財萬貫,這些人的名單我已經稟告給河西相了,可問題不是這個,問題是這糧價,若是價格若是不能均衡,那是要出大問題的那個胡餅你還吃嗎”
劉長趕忙將胡餅放在了張蒼的面前。
張蒼慢條斯理的吃了起來,他簡直就是吃飯的專家,別人吃胡餅那都是干吃,可張蒼不同,他對不同的食物,有著不同的吃法,在吃胡餅的時候,他喜歡沾一下羊肉湯,再配合著花椒一同食用,再尋常的東西,張蒼都吃的讓別人流口水
”如今連年的豐收,糧價在部分地區已經達到了一石五錢,農人少利我曾讀到過,當初的魏國的李悝推行平法,來平衡糧食的價格,這糧食的價格啊,不能太低賤,否則就會谷賤傷農,當然,也不能太貴,若是太貴了,那就是谷貴傷民”
”因此,臣決定,在各地設立常平倉,效仿李悝的辦法,谷賤時增其賈而采,以利農,谷貴時減賈而糶,以利民陛下以為呢”
劉長此刻滿臉堆笑。
”老師說的對自然是按著您所說的來操辦”
”就聽您的”
”來,老師,您再吃些肉”
張蒼吃的并不多,他吃飯跟劉長吃飯是不一樣的,雖然跟他們吃飯的人都很有食欲,劉長吃飯那是狼吞虎咽的,別人看著他吃飯的樣子,食欲頓時也就上來了,可張蒼吃飯是注重享受,吃的慢,少,可很精致,他活得也很精致,辦事同樣如此。
”老師,那個董安國的事您聽說了嗎”
張蒼點了點頭,“農家之人,還不錯,他的奏章我看過了,可以試試。”
這位董安國,在歷史上,便是漢時的一位農學大家,曾編寫了農書十八篇,只是如今失傳了。